網頁

YES,UCAN加油團粉絲專頁活動

2013年3月26日

選才策略-伯樂(產業)尋覓千里馬之觀點


/普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泳龍經理

依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工業同業公會的相關報導,截至2012年底的資料統計顯示,台灣工具機產業整體的產值已座穩全球第五大工具機生產國,並挑戰全球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第一大的日本與第二名的德國。從工具機關鍵零組件製造廠「上銀科技」奪下股票上市機電類的股王寶座到商業周刊第226期「影響全世界60公里的黃金縱谷」對精密機械產業的讚揚及深入報導,讓整個精密機械產業如同鹹魚翻身一樣,逐漸受到國內產、官、學各界的注意,也讓一般大眾逐漸瞭解精密機械產業不再是傳統的「黑手」產業。也因如此,近幾年來整個產業蓬勃的發展,造成人才需求不足的隱憂。

學用落差的問題

雖然機械產業已經從傳統的機械製造業逐漸蛻變轉為亮眼的精密機械製造業,但「人才」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產業界的各家廠商,每年都有大量學校畢業的就職人潮湧進職場,但為甚麼產業界還是覺得找不到「人才」,或甚至沒有「人才」可用呢筆者大概可以列舉以下幾點說明:

(1)產學落差:雖然目前很多學校都有跟產業界建立起「產學合作」的機制,有針對「研發技術」也有「人才培育」,但是從這個模式之中真正有得到啟發而能實際應用到業界發展的學生還是少數,大部分應屆畢業的求職者還是停留在學半套做半套的模式,只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而有的求職者其學校的實習設備與現在企業所使用的設備比較起來落後將近20年,甚至有些學校連最基本的基礎課程都沒要求好,就以本公司晉用之大學畢業生以及產學實習的學生為例,主管在提示電動機啟動時「轉速」與「頻率」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國主要使用之「電壓」有哪幾幾種等時,在場的學生竟然沒有人可以回答的出來。

(2)對產業不了解:一般剛進社會的求職者,都有跟著潮流走的觀念,早期認為科技業分紅多制度佳,大部份好的人才都往科技業發展,搶著當「電子新貴」;現在則認為精密機械產業,雖沒有那麼好的紅利制度,但是因產品生命週期長,工作穩定且持續成長,工作起來比較不會有「爆肝」的風險,但卻忽略了不同的產業有其不同的特質,職場之產業特性何在,有哪些優缺點,求職者能在這個產業中扮演何種的角色。就以到本公司的求職者為例,筆者最常問的問題不外乎有幾項,(1)是請問我們公司主要的產品為何,其一般的產業應用何在(2)在經營型態與員工的要求上,請問工具機產業與面板、半導體科技業是否差異?而差異在哪裡?能回答這樣問題的求職者,大概都是已經有部份工作經歷的人,而應屆畢業的求職者則大部份都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3)缺乏職前訓練:雖然學校不是職業訓練所,但是學生畢業後若不是繼續求學當然就是要投入職場,學校應該多幫學生作職場性向規劃,並協助提前進入職場實習,讓畢業的求職者順利與企業接軌,畢竟企業是營利單位不是福利機構,大部份企業對職場新鮮人學習的空窗期(只有學習而沒實際對公司有所貢獻或產出者),能忍受的程度約3-9個月,如果這樣的忍受範圍還無法獲得新進人員的貢獻與績效,那倒不如找有相關產業經驗的人才還來得實際。

建置自己的軟硬實力

其實機械產業內很多大老在疾呼,政府應重視「學用落差」的問題,而這個部份已經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相關問題的彙整與解決也積極透過產、官、學、研等相關機構在研擬與改善相關政策與做法並落實與執行,這是很好的方式,也期待日後的產業與學界能真正接軌。但除了有好的政策與方案之外,更重要的是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怎麼去建置自己的軟硬實力,來面對進入職場的挑戰。現在大學畢業生22k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難道企業真的只能給22k?其實不然,是因為企業無法判斷求職者的軟硬實力,那乾脆就將22K當成一個基本的門檻比較快。所以求職者要懂得如何行銷自己,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讓企業(伯樂)一眼就能認定你()是他的千里馬,以下幾點是筆者個人的觀點與建議:

(1)具備該職缺基礎的知識和技能(硬實力):這是求職者最基本的要求,能否從茫茫的求職信海中脫穎而出,這個就是關鍵的部份。一般求職者都是一份履歷走天下,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對企業而言這樣的履歷完全呈現不出你就是他們要尋找的千里馬,而且也很難顯現你的特色,應該是對症下藥,先瞭解所要應徵的職缺與基本要求,再依其職缺內容將你的求學、研究、實習或工作的經歷來跟企業做關聯與結合。

(2)瞭解職缺與產業及企業的關聯性(硬實力)很多求職新鮮人,找職缺都是抱持著先求有的心態,導致很多職缺的流動率偏高,也使得企業在徵選人才時,變得更加的謹慎,所以若能瞭解職缺與產業及企業的關聯性,對企業而言會認為求職者已大致瞭解在這個產業及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對職缺的適任度以及穩定性來講相對提高,也有比較好的議價空間可以談。

(3)展現個人的學習動機與企圖心(軟實力):如何展現出個人的學習動機與企圖心?一般人在甚麼狀態之下會顯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那就是興趣,只要是有興趣的東西,大多數的人就會積極的去涉獵與探索,並充分瞭解其因果關係,所以求職新鮮人,只要在職缺相關領域或事務上,找一些可以探索或改善的主題,對企業而言這就是一種學習與企圖心的表現。

(4)放下身段展現團隊合作的精神(軟實力):因應全球化的趨勢,企業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了,更何況是個人,所以每家企業大部份都會強調團隊精神,即使你個人有再好的學經歷與背景、能力再強,也都應表現的謙卑、融入團體並懂得溝通與表達。

(5)強調付出與回饋(軟實力):每位求職者,最著重的部份應該就是在與企業談定個人薪資福利的問題,但絕大部份的社會的新鮮人,在面試主管詢問時都會回答「依公司規定」,這反而顯現不出你的企圖心,此時應該要表現出更積極的態度,詢問如何將公司的績效獎勵方式結合到個人的績效考核制度並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來達成。

期待千里馬的伯樂

以工具機產業而言,就筆者所知將近70%的廠商都有跟國內外大專院校有直接或間接建立一些合作的關係,其目的不外有他,期待就是借重學校的研發及技術創新能量或是能夠獲取更多的優質人才,來藉此創造企業更佳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許多大專院校也逐漸在轉型,持續傾聽業界的需求並期望培養出企業合適的人才,這也是業界大部份的廠商所期待,我們也期望未來能如德國與日本一般,能培養出以實務扎根、技術為底的高級工匠,並創造世界一流的技術與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