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YES,UCAN加油團粉絲專頁活動

2012年1月9日

UCAN重要消息-UCAN達人同學會精彩回顧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特規劃『創造可能,Yes,UCAN』系列活動,UCAN系列首場主打活動「UCAN達人同學會」,已於1001214日至16日在北、中、南區三校熱鬧展開,邀請知名部落客貴婦奈奈蘇陳端及熱血明星教師劉中薇,分享與夢想相遇的故事、學習用「說故事」的方法show出你自己,並與同學們展開精采的對話。

貴婦奈奈以「重新想像:我與未來的相遇」為題,引導學生以「這一生最想要的自己」的角度出發。每個人心中可能都存在夢想或興趣,但只是想是不夠的,必須把興趣培養成專長,然後,隨時做好準備勇於接受人生的突發事件或機會,有計畫但也要接受變化,讓閱讀和知識充滿你的能量;她並引用日本「銷售神童」岡崎太郎的一句名言:「我沒錢、沒家世、沒學歷,但我發現,只要不擺爛,條件再差,終究會成功。」要成為那樣的人,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或許沒有好的背景,但只要肯學習,就會是一段精采的故事,也許就能發現成功的方向。

另一位講師是「說故事的創意人」劉中薇,身分多元是作家也是編劇,並長期受邀至各單位演講、授課。劉中薇表示:「世界是一座遊樂場,人生是一本故事書。」於是她盡情玩耍世界各地,紀錄行腳過程認真說故事。從親身經歷中,分享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精彩的故事。

劉中薇以「Give me five發現舞台」,勉勵同學善用「五隻手」打造自己精彩故事:握手-和敵人握手,就多了一個朋友;牽手-和伙伴牽手,關係長長久久;舉手-機會來臨搶著舉手,不到最後絕不舉手投降;動手-廢話少說,捲起袖子,認真動手;拍手-拍拍手,永遠給自己鼓勵,為別人喝采,從五分鐘舉手學會分享,嘗試用「說故事」的方法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

UCAN平台提供以職能為基礎的資源工具,聚焦職能,透過職業興趣探索、職能診斷、能力養成,提供同學一個指引工具拉近和夢想的距離,練出職場勁爭力。

UCAN重要消息-聚焦產學專家談UCAN─YES, You Can電視專輯



UCAN規劃台灣新視界Yes, You Can電視專輯,聚集具影響力的企業和專家對新世代人才趨勢觀察,深入探討就業職場所需要的能力,以提供學校端人才培育與發展之參考,並讓學生了解就業能力不僅需要回歸學習本位,更需要提前規劃養成,同時促成企業共同關注我國未來的「勁」爭力人才之養成,將親身對職場新世代之觀察,轉換為協助提升學生競爭力之具體作為,並成為UCAN在校園發酵之助力。



集數

邀請來賓

錄影及播出時間

1

打造你的職場攀登力



w   邱義榮總經理(大黑松小倆口)

w   張永昌董事長(鬍鬚張)

w   莊麗珠董事長(中興米;聯米企業)

播出100.11.12()

2

從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看軟實力培養

w   陳育平執行長(華陶窯)

w   陳卓雲秘書長(中華流行顏色協會)

w   吳珮涵總經理(特一設計)

播出100.11.26()

3

淬鍊硬實力

w   林之晨(之初創投)

w   武子靖(空廚烘焙主廚)

w   沈貝怡(里斯特資訊媒體營運長)

播出100.12.24()

4

從職能出發 規劃人才學習地圖

w   鍾文雄(旺旺集團人力資源總處總處長/人資協會副理事長)

w   高治中(巨鷗科技總經理)

w   鄭秀姿(中租迪和人資長)

播出101.01.07()

5

產學攜手人才培育議題

w   楊朝祥 (佛光大學校長)

w   陳立生(INTEL台灣區總經理)

播出101.02.4()

6

打造新世紀人才

w   林錫金(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

w   陳定川(永光化學董事長)

w   羅忠祐(世堡紡織董事長)

播出101.02.11()

首播時間:週六16:55~17:25;播出頻道:非凡新聞台(58頻道);

重播時間:周日19:00~19:30;播出頻道:非凡商業台(88頻道)

UCAN重要消息-拉近與學生的距離─YES, UCAN粉絲專頁上線



『工作世代』(Generations at Work)一書中,認為Y世代或E世代(1986年以後)具有特質:(1)個人主義;(2)創新、冒險精神;(3)企圖心旺盛;(4)自我意識強烈;(5)勇於創造流行;(6) 資訊交流便利,社群網站黏著度高;(7) 愛現;(8) 喜歡發明新的語言以改變溝通模式;(9) 渴望改變,將視『改變』為『機會』,而非『風險』; (10)缺乏安全感充滿焦慮,其說明了Y世代期待有被肯定的感覺,因此Y世代行銷首重能傳達尊重與真實感、提供多元選擇、融入生活與意識中及鼓勵參與等原則。

而隨著20117月統計台灣使用Facebook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因此透過FacebookY世代對話成為一個重要的管道,於是UCAN201110月正式成立粉絲專頁(Facebook Fans)─Yes,UCAN,透過公開的溝通方式,增加學生對UCAN的認識,並作為學生在進行個人化能力養成計畫與同儕互動的空間平台。加入粉絲專頁方式:只要透過粉絲專頁的上方按就可以加入並追蹤粉絲專頁的訊息發佈。

UCAN重要消息-UCAN短片上映:如果沒有…



以「如果沒有」為主軸,傳達以UCAN做你夢想守護者的概念,透過影片敘述如果沒有點石成金的發明家,不會有燈火輝煌的繁榮夜景;如果沒有永不放棄的運動員,不會有萬眾矚目的臺灣榮譽;如果沒有追求完美的企業家,不會有近在咫尺的思念距離;如果沒有嘗試UCAN,不會發掘與眾不同的深層潛力。

UCAN短片由我國新銳導演鄭如娟(以《親親》入圍2010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掌鏡,拍攝團隊並曾榮獲2010臺北金穗獎、部落格推薦獎、最佳攝影獎、優等獎等殊榮。男主角歐陽倫為加拿大國際影展最佳短片「八釐米台北」及2012年即將上映國片「寶米恰恰」男主角;女主角林昀希為2009「一個夜晚」電影主角,近年更有許多廣告電影作品。

鄭如娟導演確定接下編導工作後,親身使用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並詢問身邊幾位還是學生身份的好朋友,發現大家把UCAN平台想像成很生硬的學術工具,於是她決定把UCAN以擬人化的手法呈現,讓學生能夠對它產生親近感。在短片中,為了女孩在工作上得到認可一直在背後替她鼓勵加油的男孩,其實就是暗喻UCAN平台,它在你努力追求夢想的時候其實一直守護著你,幫助你找到方向、找到未來。鄭如娟導演想藉由三個不同概念故事分別來表現出「UCAN是夢想守護者」、「UCAN是什麼」及「UCAN如何幫助你」,請大家拭目以待,更希望同學們能夠因為短片更了解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

學校應用報導-靜宜大學從全人陶成擘畫共通職能(軟實力)的學習地圖


靜宜大學以「利他」精神立校,希望培育校訓(進德修業)、素養、能力三者兼具之學生,唐傳義校長以培育終身學習能力,重新定義大學教育與職能之關係,他認為大學應同時協助學生培養安身立命的(專業職能)也應該培養核心能力(共通職能)

1 靜宜大學學生學習輔導四階段

唐校長以磚塊、水泥、水比喻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和校園氛圍三者之關係,一棟建築物需磚頭、水泥和水,才能建構起來,而專業課程有如磚頭,通識課程是連結專業的水泥,而校園情意教育養成和氛圍塑造是當中不可或缺的水。

2 校級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與UCAN共通職能之關係

單一的課程可培養許多不同能力,而一個能力的培養也可能需要用到很多課程,以「生命省思能力」舉例來說,靜宜大學透過「閱讀與書寫」課程(原大一中文),重新教學設計,讓學生閱讀文本、書寫過去與未來,透過書寫過程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走向,自然會訂定自己對生命的方向。另外,服務學習除了在「生命省思」能力上,也會出現在「社會關懷」能力上,還有「人際溝通」能力上,在幫助別人時會想到自己的「有」,而不是自己的「沒有」,是很好的一種省思,故可以發現,一個校級核心能力的培養,必須透過全校同仁共同勾畫相關課程。

圖3 核心能力多元養成地圖

學校應用報導-逢甲大學推動成果導向教學品保機制經驗分享


文獻研究發現畢業生在進入職場之後,最重要的三件事分別為:良好的專業知識、好的軟能力、良好的態度,而此亦為大學教育培育重點。因此,大學應統整所有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並將其聚集在一個教育目標之上。逢甲大學李秉乾副校長認為首要目標為統整所有的學習資源,包括環境、通識教育、專業課程及輔導關懷,將畢業生培養成具備人文特質,擁有專業能力及責任感,並且會服務社會的公民。


1 逢甲大學從教育目標到學生能力的培養

學生進入大學中,最穩定的學習資源就是他所修習的課程,包含通識課程及培養專業能力所需的必選修課程,學生學習課程依照知識的廣度及深度分為:通識課程、統籌課程(奠定銜接專業課程的學習基礎)、核心專業課程、終端課程(統整大學四年來的學習)


2 學生學習課程的組成

而為能讓學習資源充分滿足能力發展所需,多數學校透過校級教育目標、院及系的教育目標,層級間環環相扣,規劃這些能力相關的課程及學習資源。以逢甲大學在規劃知識技能和態度上的作法而言,第一個是全校性的基本素養態度,培養忠、勤、誠、篤的學生;第二個是穩定的學習資源,透過教師多元的教學活動設計,將軟實力融入課程,讓學生能經由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及社團、志工等非正式課程,培養自身在溝通協調與自我管理方面等的軟實力。最後是學生在系所中修習的專業課程和系所活動,以及跨領域學習所培養出的專業核心能力。另外還有學生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所累積得到的個人經驗,這些全部整合起來就是學生的能力涵養。

3多元的教學與學習活動

4 多元模組的通識教育課程規劃

以往多數學校系所在規劃核心能力規劃時會先考慮學校的目標、學生的來源、競爭對手、及其他學校的市場區隔,甚至是符合國際教育認證要求,但往往在過程中卻忽略個別學生的需求。因此,建議透過教學品保建立回饋機制,可分為兩部份來處理:

1.      課程規劃、管理與回饋:明訂出課程規劃及管理要點,定期檢視課程規劃,進行增刪,以精進課程結構,各系所需依照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來做好課程規劃,然後教學評量之後再對其做出回饋修正,持續改善學校通識教育中心、院及系所提供的教學資源。

2.      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蒐集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內容包括學生的課程修習記錄、社團及工讀經歷。利用軟能力的矩陣來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學生個人的各項軟能力所相對應之相關學習記錄數及同儕的相對應參照數加以佐証,藉此來證明學生的能力程度,並持續重視學生個人的發展。

在檢核大學的教育目標時,如果希望每一位畢業學生都能實現他的自我理想,除了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規劃及學習資源的統整規劃之外,除了鼓勵教師設計多元教學活動、發展軟能力融入教學方法,並透過(1)多元評量機制以評量學生是否具備核心能力;(2)收集學生對課程學習回饋意見;(3)教師自我檢核課程目標、學習層次、教學策略及評量方法達成關係;(4)畢業生及企業雇主調查修訂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課程規劃;定期追蹤及檢核其核心能力流程,包括進行核心能力與課程對應、訂定課程學習評量標準(測驗題與非測驗題評量方式不同)、評量結果評估與自我改善方法。以課程規劃達成學生核心能力為檢視重點,在成果導向課程規劃機制上,檢核課程規劃是否足以提供學生核心能力發展之需求,落實系所課程持續改善機制。



口述:逢甲大學李秉乾副校長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胡汶沁

學校應用報導-南台科技大學以系統整合觀點思考核心能力培養


能力的養成包含有個人從小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環境中的相關學習,而由於各校教育學生背景差異,因而考量其各自的特色而發展出各校不同的核心能力。而學生未來能力的培養主要透過大學四年的課程來形塑,因此老師必須清楚了解並配合學校所推行的能力指標,並從課程規劃結合能力的養成及其所期望的目標。

南台科技大學整合校內選課、課程大綱、成績、能力指標、學習品保、UCAN、及求職這七個系統為「學生學習地圖系統」,在學生選課時,可以知道該課程的課程大綱、上課方式、評量方式、授課內容及其能力指標的配重比例。而選修課程則是運用模組化的方式,讓學生可同時查詢其UCAN專業職能診斷結果或進行專業職能(能力)評估,讓學生能夠清楚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所選修的課程也更能確實對應未來的就業途徑以培養專業能力。

1 模組化課程搭配UCAN職能診斷

2 透過診斷測驗幫助學生評估自我專業能力程度
 

透過系統整合讓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求學過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並體會系統各個步驟所包含的意義。在修完課程之後,會依據各個課程的能力指標配重,包含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及非正式課程外的課外活動等各項成果來建構出學生的就業力雷達圖,系統中還能看到學生在UCAN所做的共通職能結果,讓學生能加以互相對照,並當作參考之用。

南台科技大學張鴻德教務長認為系統開發設計者必須正視學生的實際使用情形,從系統操作融入核心能力培養的內涵,並做到確實的回饋修正機制。



口述:南台科技大學張鴻德教務長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胡汶沁


學校應用報導-佛光大學結合專業職能內涵作為課程持續檢核與改善參考架構思維


教育部於20111219舉辦UCAN教學應用與學習成效提升研討會,子題二探討主題為如何結合專業職能內涵作為課程持續檢核與改善參考架構,邀請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擔任該子題主持人,楊校長於引言時針對企業經常感嘆缺乏所需具備的人才、學校教育思維的衝擊、畢業後的學生抱怨找不到工作等三個問題出發,並提出洞察與見解。

楊朝祥校長表示企業界需要靠人才來鞏固自身的競爭力,可是卻沒有將它所需具備的人才特質及涵養明確地定義出來,甚至沒有深入參與人才的培養;而對學生而言,在選擇就讀的大學系所時,往往以自己的成績分數及學校來做決定,而不是考慮自身的興趣及未來方向之後,再選擇希望就讀的系所;而作為人才培育端的學校仍有少數對於高等教育以職能為導向是否會變成職業訓練所存在迷思。

楊校長認為學校所應該做的是對於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培養,以佛光大學為例,為實踐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生學習的理念,並推行三生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涯教育),使學生能夠體現熱愛生命的真諦,擁有豐美滿足的生活,更有機會促成生涯的自我實現。期許學生除了扮演好在「學校」學習者的角色外,也能夠勝任「家庭」、「職場」及「社會」中各場域的工作,在任何的人生場合中都能有完美的展現。

若要將學生的就業能力當作學校教育重要一環,首要之務,在於掌握企業界所需的人才為何,需要具備哪些職能(能力),因此,教育部為能有效解決企業及學生所面臨到的困境,建置UCAN平台期望做為企業及學校之間的橋樑,讓學校走入產業,讓產業走進學校。

UCAN平台將職能分為軟實力(共通職能)及硬實力(專業職能)兩個部份:軟實力是在每一個領域不同的工作都需具備,在學校的通識教育、各種不同的品德教育及生活教育等課程中推行;硬實力的培養必須依據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而有所區分。

在確立需具備的能力為何之後,更重要的是學校的課程設計及整個系統的規劃建立,現在有很多學校已經依據這樣的概念來做調整,例如佛光大學參考東華大學的學程設計及模組化課程設計,並且融入UCAN的概念。不同的系所會有其各自的職涯途徑,因此將職涯途徑變成系所中的模組或學程課程。未來佛光大學的學生必須修畢5個課程,當中包含有通識課程及院的必修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軟實力,而系所的核心課程及各系的模組課程則是用來培養學生的專業實力,並希望學生可以跨系選修建立第二專長,還會透過學校的輔導機制來幫助學生。因此,UCAN在學校的課程設計及學生輔導可以提供豐富的資源協助。



口述: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胡汶沁

封面故事-如何結合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邁向文創設計之路




建國100年是臺灣的設計年,文化創意是世代傳承最重要的資產,也是世界看見台灣的窗口,跳脫早期文創產業的曲高和寡,透過了異業結合的模式,不僅為很多產品創造了附加價值,更透過了許多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普羅大眾感受到原來文創業不再只是傳統的民俗藝品或艱深的藝術設計,文創產業正在各個角落開始散發新的活力,近來許多年輕設計師成為國際級獎項的常勝軍,在國際設計菁英競技場裡,展現雄厚實力;而各式文藝表演或藝文創作,不但在臺灣深獲重視也名揚國際。

UCAN十六個職涯類型之一藝文與影音傳播,分為視覺設計、通訊傳播、表演藝術、印刷出版、新聞電視廣播及電影等五個就業途徑,其主要工作為規劃設計、製作、展出表演和出版藝文及影音相關作品。而究竟如何結合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邁向文創設計之路,本文專訪華陶窯陳育平執行長、中華民國流行色彩學會陳卓雲秘書長、特一國際設計吳珮涵總經理三位文創設計人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與心得。

首先,先由UCAN平台共通職能(溝通表達、持續學習、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創新、工作責任與紀律、資訊科技應用),探討文創人如何養成「創新」能力;UCAN定義創新能力是指「在有限的資源下,不侷限既有的工作模式,能夠主動提出新的建議或想法,並落實於工作中」,其可以從以下六項能力來檢視:

1.     能評估原來的作法,並提出有效改善、簡化服務、制度和流程的方法。

2.     不會侷限於原有的作法,能夠嘗試用新的方式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

3.     能夠蒐集、分析及組織各方意見與想法,並提出嶄新的觀點或見解。

4.     能提出新穎且具體可行的產品或服務構想。

5.     能夠想像及預測可能的新趨勢及發展。

6.     能夠在任務進行中保持彈性。

世界上任何大的改變常常來自一個人的一個想法、一個決定,流行色彩學會陳卓雲秘書長認為如果你要創新,你一定要把那個問題放在腦中,讓外在資訊進入你的腦袋能產生新的東西,從生活中、經驗裡面,認真觀察「我看到了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我聯想到什麼?」及「我如何將它變得更好?」,所以,創意其實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養成。

華陶窯陳育平執行長24歲到義大利進修設計,之後更長達七個半月獨自旅行走訪11個國家,她回想自己從前也曾像許多剛投身設計工作的新鮮人同樣存在「可能無法創新的焦慮」,多年下來,陳執行長對創新二字做了新的體會,設計人必須思考「有哪些元素、這塊土地有哪些土壤可以讓你去創」,當有「創」的能力時,「新」就會因應而至,以華陶窯經典作品相思柴燒為例,選擇苗栗富含鐵質且耐高溫的陶土,以十年有格的在地相思木為單一燃材,當窯室溫度到達相思木灰燼的熔點1,250度時,形成了自然灰釉覆著於坏體表面,使作品呈現出溫潤、質樸、粗獷、草根性的一面,這需要不斷改善、嘗試才能思考出嶄新的觀點或發展出新穎的產品,其成功關鍵在於啟動你內心的原鄉記憶體,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當你開始啟動那個超連結,讓古老的智慧源源不斷地進來,也讓你能與世界對話溝通。

發展品牌跳脫代工,挑戰訂製手工鞋的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徐義權教授與中華民國流行顏色協會陳卓雲秘書長夫婦,結合兩人機械和設計的專長,為東方寶寶又寬又厚的腳縫製專屬的寶寶鞋。陳秘書長從輔仁大學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二段求學經驗,認為求學過程將是累積你未來思考脈絡的基礎,在這不同的學校教育中,讓她更能以理論為基礎,創意作為發揮;以印染來說,因為能理解化學鍵結原理,所以在染料、染布的應用能展現不同,不會侷限於原有的作法,能夠嘗試用新的方式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

對於一個設計的人員來講能夠看到各種不同的可能,那麼從這不同的可能當中,你可以發掘一些問題,從生活當中你找到一些可以解決問題能力訓練,你可以從很小的地方去啟發對於很多創意的一些連結。從事設計工作30多年的特一國際設計吳珮涵總經理認為設計人必須是城市的觀察者,生活體驗是重要的能量來源,除了教室,更要走到外面、走到世界、走到每個角落去觀察,培養自己創新的靈感來源;也需要有接納世界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才能夠想像及預測可能的新趨勢及發展,走出一條不同的路,擴展設計的深度和廣度。

設計家並非與世隔絕的藝術家,要能融入生活、接納生活、三位文創人給未來的設計人幾點提醒:

1.          用不同角度觀察世界的發展,將會看到沉浸在文藝領域所看不到的。

2.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永遠保持一個好奇心,遇到挫折、困難都要樂在其中。

3.          動手去做,才能實踐你的理想。

4.          永遠覺得這是不夠好的、你怎麼樣能夠做得更好,就能不斷創新。

5.          習慣面對問題,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然後找出答案,就是創新。

6.          將過去你所累積的經驗,延續為進入職場後的動能。

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是創意最基本的一個動力,也是一種生命力。



口述:陶窯陳育平執行長、流行色彩學會陳卓雲秘書長、特一國際設計吳珮涵總經理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林佳琪

封面故事-從共通職能看職場攀登力


臺灣每年有超過30萬的大專畢業生踏入職場,面對未來,學生懷抱哪些憧憬或恐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鍾思嘉教授歸納大學生面對未來的問題,包括對所學專業與未來發展的關係不清楚、對工作世界的資訊不足、對所學習的專業沒有興趣、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擔心缺乏競爭力等。本文專訪鬍鬚張張永昌董事長、大黑松小倆口邱義榮總經理、聯米企業(中興米)莊麗珠董事長三位企業經營者,從其各自超過半個世紀以上的老店管理經歷,對學子從校園到職場的第一線觀察,來詮釋職場共通職能(包括溝通表達、持續學習、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創新、工作責任與紀律、資訊科技應用等八項)與社會新鮮人職場競爭力的關係。

1 UCAN共通職能


共通職能向度

內容描述

A溝通表達

透過口頭、書面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人瞭解,並努力理解他人所傳達的資訊。

B持續學習

了解能力發展的重要性,並能探索、規劃和有效管理自身的能力,並保持繼續成長的企圖心。

C人際互動

依不同情境,運用適當方法及個人風格,與他人互動或共事。

D團隊合作

能積極參與團隊任務,並與團隊成員有良好互動,以共同完成目標

E問題解決

遇到狀況時能釐清問題,透過系統化的資訊蒐集與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F創新

在有限的資源下,不侷限既有的工作模式,能夠主動提出新的建議或想法,並落實於工作中。

G工作責任及紀律

瞭解並執行個人在組織中的責任,遵守組織及專業上對倫理、制度及誠信的要求。

H資訊科技應用

運用各行業所需的資訊技術工具,有效存取、管理、整合並傳遞訊息。


















  鬍鬚張張永昌董事長指出,餐飲服務業所販售的不僅是美食服務,更是一份感動,而要能感動他人,必須讓自己成為一個高溫度的人,高溫度代表熱情、不冷漠,因此在與他人的溝通表達人際互動,要能展現服務的熱度;在團隊運作中需培養團隊合作工作責任與紀律,才能精確傳達服務內容。

許多職場的新鮮人都急於被看見、被重用,此現象對帶領平均員工年齡23歲中興榖堡的莊麗珠董事長的感觸特別深,她認為唯有深耕自己有興趣的專業,主動加強自己實力,持續學習增加自己的視野、勇於問題解決,而不是空等機會降臨。

而大黑松小倆口邱義榮總經理則從「知己知彼」的角度出發,鼓勵學生要先了解自己的長才,並且善用資訊科技與資源平台,對未來可能進入的產業有充足的瞭解,才能施展你的創意脫穎而出。


有些學生擔心「學非所用」或困惑「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鬍鬚張董事長針對這二項迷思提出他的觀察,任何一個職場都需要有開創型的人開疆闢土、執行者精確地把它執行,以及跟隨者鞏固你的疆域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因此不需過於擔心「學非所用」,今天用不到,或許十年後可以用得到!應該把握當下「按部就班」逐步累積自己專業的厚度。而中興米莊董事長認為從文學、音樂、藝術、志工服務,豐富生活知能,成為一個有廣度的人才,也是學生應不斷涵養自我的一個重要功課。

職場競爭力力來自核心共通職能(軟實力)以及不同專業領域的專業職能(硬實力),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以職能為架構,結合國內逾300位產學專業人士,建立此系統化的架構,期望銜接產學兩端,從學校到職場的人才發展,幫助學子探索未來、聚焦能力練就職場攀登力。
 
口述:鬍鬚張張永昌董事長、大黑松小倆口邱義榮總經理、中興米莊麗珠董事長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林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