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YES,UCAN加油團粉絲專頁活動

2018年9月27日

善用UCAN施測大數據,銘傳讓校務研究跟上潮流!

資料來源/銘傳大學
整理撰稿/UCAN計畫辦公室

不只想法,現在連大學課程也要愈來愈跟得上時代!銘傳大學自2018年起,所有入學新生都要依照所屬學院專業不同,學習不同的app設計概念或程式設計,銘傳大學前程規劃處處長王智立說,其實:

「將coding融入全校課程,就是將學生參與UCAN測驗的結果與畢業生調查之兩項工作結合後,所衍伸出來的課程調整。」

而這股善用數據管理大學的風潮,近兩年已在銘傳大學的課程、學生生活、財政等層面之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受到重視。其中,與學生職能學習、職涯發展密切相關的UCAN平台也因其『大資料庫』之本質,開始被廣泛運用在校務研究中。以銘傳大學為例,大一與大三學生都會進行UCAN共通職能診斷的普測,普測結果除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共通職能表現是否成長;學校也能將數據回饋各系所,讓系所作為開設課程或講座的參考依據。現在,銘傳各系所能有效,且與時俱進地更新課程,靠的就是UCAN平台測驗得出的大數據。


》在學時,補足能力缺口

自從使用UCAN平台後,銘傳每年都會針對職業興趣探索與共通職能結果做出報告分析,藉由平均分數與PR值比較各科系、學院和全校測驗結果。舉例來說,像是觀光學院的PR值表現中可觀察到該院學生在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工作責任與紀律的PR值高於全校之外,另可再進一步細看觀光學院下的休閒遊憩管理學系,幾乎每項共通職能表現都高於全校平均,讓系所老師們可以擺脫只靠過去經驗的主觀判斷,而是透過實際數據清楚掌握課程規劃方向,進一步校正課程內容。

再以資訊學院為例,UCAN的測驗結果發現該學院學生在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共通職能表現較弱,遂促使該院重新調整通識課程,甚至連「課程設計上、教師安排上,都盡力調整到最佳化的組合」王智立處長補充說到。

此外,銘傳前程規劃處亦將各系所的職涯進路,對應1~3種UCAN的專業職能,設定職涯進路內專業職能的加權比重後,將比對結果呈現在學生的課程地圖網站、職能指標系統中。如此,學生更能從職能指標系統中的雷達圖,清楚看到自己是否已具備未來職涯方向所需的專業職能。

有趣的是,從學生的專業職能數據來看,目前的在學學生已經相當關注職場發展。以管理學院為例,財務金融學系學生的「保險」專業職能,與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學生的「財金」專業職能,都是以往認為該領域相對次要的專業,卻都在專業職能表現中突出。根據職涯發展中心主任陳柏宇的觀察發現,這與台灣金控集團交叉行銷至今成熟有關,「銀行員要懂保險,保險員也要具備財金專業,所以學生不能只懂原有專業知識,也讓系所重新思考課程規劃」。

》畢業後,校友意見回饋校務

針對畢業校友,銘傳大學也將畢業1、3、5年的畢業生調查結果,回饋到校務研究。同時,銘傳結合UCAN共通職能8項指標,及自訂一項共通職能-國際化能力,再請畢業生自評,從中也發覺不少值得探討的現象。

以100學年度的畢業後1年的學生調查為例,發現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創新與資訊科技運用的能力比在學時期差。王智立解讀差異來自學生進入職場後,發現創意無法天馬行空,需要在有限規範下發揮;或學生以為自己對資訊科技掌握度高,然而進入職場後,面對的是更高速的資訊更新。對此,銘傳開始推動融入創意、創新、創業的三創教育;2018年大一新生也要開始養成程式設計思維,才能與產業無縫接軌。

同時,該調查還結合雇主滿意度調查,檢驗學生能力是否符合業界期待、大學課程是否有進一步改善的必要。同時也是應用統計與資料科學系專任副教授的王智立指出:「各系所在設計課程時,會請畢業校友和業界代表擔任課程諮詢委員,期望大學教育能更貼近產業需求,」如同該系課程近年已整合產業意見,將大數據結果融入課程。

從銘傳的實際經驗可得知,UCAN施測所得的數據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無論將數據做同期、跨期比較,或將在學時期數據串連分析畢業後的數據,都是大學發展校務研究時可以考量的方向。

*完整的應用案例,請參考UCAN平台經驗分享專區:https://ucan.moe.edu.tw/News/share.asp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