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與孫悟空共舞-談培育人才新思維


/台灣中油公司 人事處訓練所 林正哲 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師

一、前言-育才策略惰性之迷思
管理的精義不只在於能整合資源以達成組織目標,更重要的是如何能使員工心甘情願的奮力向前,在組織管理理論的課程上總是諄諄教誨著我們要對員工激勵、要妥適管理、要適才適所、組織要能溝通等;然台上講得頭頭是道而台下卻也是一頭霧水,到底激勵是一個口頭禪,還是形而上乘的管理心法?但不可諱言的不論是在理論面或是實務上如何激發「人才」的學習動機於企業經營要素中扮演著決定性的關鍵角色是無庸置疑的,然企業卻也因此深陷於人才難求與關鍵人才難培育的困境泥沼,該如何培育關鍵人才以謀續企業生命力正是企業主夢寐以求所在。
過去企業習以為常的育才策略思維,卻極有可能落入發展的絆腳石,在育才策略上這並不是說傳統策略全盤皆錯,只是在面對產業與時代變革時,企業管理者該如何面對新一代的學子們?是否還是該沉醉在既有的育才培訓模式中?或沿用COPY標竿企業的成功經驗作個策略追隨者(Follower)?然這一切在當前都極有可能會因傳統與習慣不斷的被新元素加入而產生變化甚至是衝擊與顛覆,一旦它的力量超過既有資源與思考模式所能控制的範圍,不論企業或個人都將陷入無可依恃的惶恐與迷失,企業有可能因而垂敗,人才培育策略亦可能功敗垂成。因此,雖然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KSF)可以為範,前車之鑑可以為師,但一昧的追求或沿用卻未能機動的加入新一代學子的成長動機與需求型態等元素就可能會落入策略惰性(strategic inertia)的陷阱而無法自拔,如何突破困境以激發新一代關鍵人才的真正需求與學習動機正是育才策略的首要挑戰。
二、築夢年代-形塑育才策略新思維
根據天下雜誌201212512期的報導可知90後的年輕世代是個「炸彈世代」,他們有憤怒、有理想、務實、自我、討厭權威、不妥協...他們出生在最富裕的年代,卻要面對被剝奪的未來…他們既理想又務實、自我又多元、百無禁忌,更有「實踐爆炸」的行動力…他們都是少子化社會的驕子,有著最好的小環境,卻也迎接最糟糕的大環境(天下雜誌,2012)。面對職場世代交替企業主該如何面對這樣世代的職場新鮮人呢?人資培訓單位又該如何籌謀人力培訓計畫以因應呢?新一代的學子們又該如何自我準備以投身職場洪流?
  研究指出員工受訓前的學習動機強弱明顯影響其訓練效果,訓練前動機越強者,對於訓練課程越感到喜歡與滿意,越覺得自己在訓練中有收穫,並有較高意願將所學運用於工作上(莊士杰、楊仁壽、黃俊祥;2002)。因此可知「動機」正是新一代學子投入職場動力來源,更是企業主願意投注資源以培育人才的關鍵所在,只是該如何探知動機?筆者認為利用行銷思維探尋消費者動機的角度切入,或許可為激發關鍵人才的學習動力展露曙光,確切的來說得知人才其真正的需要(need)與想要(want)並探知新世代員工投入職場的個人成長需求與未來發展計劃是首要的關鍵所在。
行銷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個人和組織可經由創造、提供並與他人自由交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以獲得個人需要(need)和想要(want)的東西。所以行銷觀念雖然從營利性的環境中孕育而生,但今日行銷的觀念與策略思維之運用卻不僅止此,舉凡政策的推廣、組織的溝通與個人或團體理念的宣達,甚至是非營利性慈善團體的募款活動等,都可以運用行銷的觀念以探索目標消費者的慾望與需求,進而達成組織之目標。當社會型態隨著社會化過程急劇的轉換態樣時,行銷思維的演進亦漸漸依循著社會樣態之多樣性,漸漸轉化成企業經營與組織溝通的重要利器,藉以協助組織機動調整以快速回應市場競爭所需的方法。
然在培育關鍵人才的策略上,又該如何運用行銷思維,以探知關鍵人才在誘發學習動機上的慾望與需求進而達成組織目標呢?在成君憶2004年出版的「孫悟空是個好員工:勇闖職業生涯的28個成功箴言」的書中提到,團隊的成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為組成團隊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做人似乎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之所以喜歡看《西遊記》,多半是因為裏面有一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在21世紀的今天重讀這部名著,你會發現孫悟空身上閃爍著的那種歷久彌新的個性和魅力。然而,人們在為孫悟空歡呼雀躍的同時,又不得不思考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如果是企業主您能容許您的組織中有一個充滿才能卻不受公司制度侷限的孫悟空存在嗎?不幸的是這樣的場景在新一代職場新鮮人投入後,職場中將引爆一場不可避免的職場革命,面對詭譎多變的時代組織該如何留住孫悟空?主管如何看待他?怎麼做才能引發優秀員工願意持續前進的動力?有甚麼樣的因素讓孫悟空這麼優秀的員工,能跨越組織中的人際衝擊與挫折,持續協助團隊大步向前?當您想要學習佛祖的方法來與孫悟空相處時,或許該拋開已不符現今市場的競爭樣態的思維與計劃了,新一代的人資發展先驅者(Pioneer)早已跳脫只為尋求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現狀,漸漸的轉化成依據環境變化與自我資源限制有系統的發展,機動的時刻以關鍵人才之需要(need)和想要(want)為念,發展出符合環境市場需要的策略性人才培育新思維,不只針對策略性人才培育計畫提出創意的新想法與方案,更要依據公司的願景發展與市場顧客需要,發展出時時以終端消費者想望(need and want)與關鍵人才個人職涯發展之想望為念的有系統性的邏輯思維與決策新方向。
三、洞察關鍵人才新需求-再造育才新藍海
百略醫學洞悉慢性病患醫療個人化需求的演進,根據個人不同需求來設計醫療服務。明華園歌仔戲團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輕族群。美兆健診依據青壯族群極重視快速健檢時間與較低廉費用的需求,塑造了專屬的服務價值曲線因而創造了新需求。全國電子嘗試透析小市民的生活想望,成功的打入小人物的芳心,於3C產業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藍海。誠如上述例子不外乎是因其能洞察新的需求而能脫離紅海的深淵,找出屬於企業發展的另一片天空。因此當經營環境不斷的因時代巨輪的催促下而產生質變時,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避免不了需拋開舊有巢臼,以趨避因不合時宜而沉沒於時間的洪流。因此如何為企業人才培育機制注入新生命,「創新思維」將是個重要且值得探討的議題。據此作者提出建議如下:
對於企業主
1.結合行銷思維於企業之價值網絡中尋覓出屬於企業自我的核心價值與定位。
2.藉由探尋新世代關鍵人才個人職涯發展之想望為念,系統性規劃激勵關鍵人才的培育計畫與企業自我的育才核心策略與定位。
3.透過組織溝通的技巧,排除關鍵人才於組織社會化過程中,所遭遇影響學習發展與成就動機的人際障礙與團隊衝突。
4.藉由流程創新與資源整合,透過價值網絡的合縱連橫,強化訓練單位與企業管理核心的平台整合的功能與價值創造。
5.結合MentorCoaching Leadership幫助員工將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結合在一起,以最大的熱情來學習,配合激勵獎酬回饋,讓關鍵人才於團隊中發揮最高戰力與效益。
對於未來企業棟樑的新鮮人
1.學習行銷的環境偵測能力以培養職場敏感度。
2.確認自己的核心價值與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3.持續培養對事務的熱情,廣泛學習延續職場續航力。
4.生命有很多的可能。你只要你相信,只要你願意,您將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
四、結語
綜觀產業發展歷史,沒有任何企業能夠永遠保持卓越,就像沒有任何行業能夠永遠保持傑出一樣。同樣的,不論是企業主或是身為職場新世代的您是否也擔心沉浮在踉踉蹌蹌的策略惰性中,我們是否也曾發現我們就像企業一樣,有時做事很靈光,有時不太靈光。但是為了改善達到成功的策略,我們必須專注探討分析我們有哪些作為是發揮正面效用,而哪些已不合時宜了,面對在這一來一往的瞭解與學習中我們將發現最重要的策略行動,莫過於培養出時時以終端消費者(內外部顧客)之想望(need and want)為念的有系統性的邏輯新思維與決策方向,因此運用策略性的行銷新思維,不斷的為因應時事變遷而調整策略作法,將是培育關鍵人才激發學習動機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天下雜誌(2012),兩岸90後,512期,201212月,天下雜誌出版社。
2.成君憶(2004),孫悟空是個好員工:勇闖職業生涯的28個成功箴言,臉譜出版社。
3.莊士杰、楊仁壽、黃俊祥(2002),受訓動機與訓練評量三個層次支關係研究,管理評論,卷21(2)pp81-102

UCAN診斷結果系統化說明


/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林淑萍助理教授

國民的生涯教育係一國家經濟的成本,影響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與國民的生活品質。有感於現今日益高升的失業率與大專院校學生的職業無方向感,教育部於2009年起大力推行職業性向與職能的教育,並配合該政策教育建立搭設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免費提供使用者職業性向與職業共通及專業能力的診斷與檢測。該平台執行至今已獲得各大專院校的認同,已經積累超過六十五萬人次的使用量,可見其需求甚高。另,就業平台應用至今,亦獲得各方意見回饋,希冀平台能精益求精,配合使用者的需求,發揮其最佳的功效。

目前,UCAN平台在施測後提供十六項職涯類型的分數,讓使用者能夠初步了解自己在不同職涯類型上的得分與各類型分數高低的比較,報告的結果可以提供使用者將來職涯發展的方向與現今修課的建議指標。這樣簡易得分的報告,可以提供適當的建議,但礙於報告結果之精簡,無法深入為使用者提供一份全面性的職涯與修課的指南地圖(其中包括了解個人的職業興趣與職業性格,個人的職業興趣分數在全國常模中的相對地位與個人在職業規劃上的建議)。這樣的遺憾,UCAN辦公室本著提供使用者更完善服務的精神,回應各界專家學者與學校執行單位的回饋,委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林淑萍助理教授,進行建置一UCAN診斷結果說明的系統,以提供每位使用者一份『個人化』、『具體化』及『完整性』的施測結果報告,讓使用者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知道個人的職業性格傾向、職業價值觀、適合之職業類群與共通職能等等。該報告更進一步提供資訊讓使用者瞭解個人測驗結果在全國常糢的相對位置,以及提供針對其個人在職業規劃上的建議。

UCAN的職業興趣探索測驗是依據Holland的職業類型論作為理論基礎,因此,UCAN平台建置的系統化診斷結果說明將以Holland的理論為基礎,將職業類型分為實用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藝術型(Artistic)、社會型(Social)、企業型(Enterprising)、事務型(Conventional)六大類,根據施測結果每位使用者將得到屬於自己的2~3UCAN碼(例如SAECS),除此之外,UCAN平台更將進一步根據使用者的UCAN碼提供其個人化的性格特徵、職業性格傾向、職業價值與適合之典型職業的詳細描述報告,並給予使用者職業規劃方面的建議。

茲將預計提供予使用者之個人化診斷結果報告的大綱條列如下:
一、說明
1. 如何閱讀本份個人報告
2. 如何運用UCAN網站
二、個人報告
(一)基本資料:姓名、校系班級、學號、性別
(二)職業興趣探索測驗結果
1. UCAN碼:使用者之個人2~3UCAN
2. 六項職業類型之說明

3. 個人UCAN碼之詳細解說
(三)職業性格說明
1. 性格特徵描述
2. 職業性格傾向說明
3. 職業價值觀說明
4. 適合之職業類群的說明
5. 適合之職業建議

UCAN診斷結果說明系統建置的先前作業研究案預計將於本(102)年度六月完成,根據研究案產出之結果,平台辦公室將於暑假期間進一步結合UCAN網路系統進行改版作業。系統建置完成後的UCAN平台將可提供更完善並切合使用者需求的職業興趣與職業能力結果報告。我們深切期待這樣ㄧ份全面性個人化的診斷檢測報告能達到幫助使用者在了解自己的職業性向之後,更能完善地進行職涯的規劃與準備,以達到青年適性就業的目標,提昇國家就業產能與競爭力。

UCAN職涯發展及學習輔導研習會精彩回顧

資料整理/UCAN計畫辦公室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為增進大專校院職涯及學習輔導人員知能,特規劃『UCAN職涯發展及學習輔導研習會』,活動以座談會行式進行,邀約具相關應用經驗之職涯發展及輔導專家,以UCAN診斷結果解讀與應用、學校導入案例及個案輔導實務做法進行分享;再就如何建立學生職涯概念策略做法進行討論,深入研析應用之困難及經驗建議做法

最後,以運用UCAN作為職涯發展應用規劃工具之實務經驗交流,透過彼此對話與分享,集合眾人智慧,進一步找到全新的觀點及發展模式,協助輔導人員建立學生職涯概念的策略做法,並有效協助個案、班級完善其學習及職涯發展規劃。

職涯發展及學習輔導研習會已於1011218日、20日與10214日分別於北、中、南辦理,參與人次共計160人次。活動中,經由經驗交流與分享得到不少意見與回饋,針對建議改進的事項,將納入未來執行計畫時的參考與修正方向,期盼能將UCAN的效益發揮更大。
研習會中,多數就輔老師表示學校對於學生施測後的諮詢技巧與解讀能力明顯的資源不足,期盼建立專業的講師人力庫,或是廣納各系教師一同參與研習會,以有效的協助學生解讀施測結果,進而輔導。UCAN計畫辦公室聽到了大家的心聲,已於今年度委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林淑萍助理教授,進行建置一UCAN診斷結果說明的系統,以提供每位使用者一份『個人化』、『具體化』及『完整性』的施測結果報告,期望能讓使用者深入了解自己,並做為就輔老師輔導學生的協助工具之一,系統預計於下半年度上線,屆時將辦理說明會宣導使用,請多留意UCAN網頁的最新消息。

創新又有效的教學模式-「智齡聯盟」T型人才工作坊實例介紹


文/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康仕仲 副教授 /
臺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 陳淑英 編輯

我們所面對的環境
台灣過去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在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爆發時,也面臨嚴重萎縮的壓力。由於科技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易受國際景氣影響。有鑒於產業過度集中造成的風險,政府與業界,已就國內產業未來方向進行調整。政府為了因應未來環保節能減碳的需求、因應人口老化飆度的壓力與創意經濟興起等世界趨勢,選定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作為六大產業,在產業轉型的環境裡,各企業求才孔亟,但為何業者找不到要的人、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這當中,究竟哪個環節脫了鉤?

從教育方式對症下藥
由於全球化連結日益緊密,與國際互動、往來的機率越來越頻繁,但具備外語能力、有國際視野與合作經驗的人才,相對不足。除此之外,不管是觀光旅遊業、醫療照護、精緻農業等產業正在轉型、萌芽階段,各產業都需有具備跨領域、能掌握新趨勢、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加入,但這種人才卻很難從深耕單一專業的教育體制裡培養出來。經建會人力規劃處處長陳世璋呼籲:「想要創造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需要有全新的教育方式來培訓跨領域人才!」(註1
在《工作大未來》一書中,作家村上龍在提出,「考上好大學,能進入大公司或政府機關工作,從此過著安心穩定生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面對環境的變局,只有一項專業能力的「I型專才」已顯不足,唯有具備跨領域「T型人才」培育與訓練的人,才有市場競爭力。

跨領域人才培育的挑戰
過往教育模式強調培養專精的專業人才(I型人),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科之間交叉合作、討論發展的趨勢日益普遍。當今的研究成果,無一不是多學科合作、融合的結果。因此,如何培養具有深度、又兼具廣度的T型人才,各高等教育單位已嘗試進行變革。
但要訓練到什麼程度才符合「跨領域人才」的標準?該如何定義它?經濟部為跨領域人才下的定義是:「指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或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人才;打破學科或專業之界限,包括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複合、多種專業之間的複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間的複合。」(註2教育部也鼓勵各大專院校辦理跨領域學位學程,鼓勵學生透過輔系、雙主修、跨領域學分或學位學程培養跨領域之能力。 
但學生在修業期間,能否經歷雙領域合作交會出的化學變化、還是只是重複另一個I型人才培育模式,而達不到T型人才整合、培育效果?或者有些專業領域本校沒開課,學生可否有機會跨校選修?校際之間的門檻該如何突破?
臺大智活中心承接教育部「老人福祉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簡稱:「智齡聯盟」)人才培育計畫,為老人福祉議題培育未來能投入銀髮科技、產業與服務設計的跨領域人才時,即面對觀念與執行面無法融匯的瓶頸,為了解決這難題,於是將跨領域人才培育概念做出修正。負責規劃「智齡聯盟」人才培育計劃的臺大土木系康仕仲副教授強調:「我們不是要培養『跨領域人才』,而是要培養『擁有跨領域合作能力的人才』。」因產業需求與世界潮流瞬息萬變,隨時都需應付新觀念的挑戰與不同的合作對象;今年面對A+B領域、明年可能要應付B+C領域。在企業需才孔亟的現實環境下,等待雙領域人才培訓成熟,恐將緩不濟急。

實驗成功的「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
臺大智活中心劉佩玲主任說:「教育部提出的三明治課程(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就像一部分接著一部分將肉片、青菜、吐司分開來吸收(一個專業接著一個專業來學習),但教育部智齡聯盟的T型人才工作坊課程,是小型三明治,一口就能吃進所有養分。」因為T型人才工作坊將兩個不同的專業領域、釐清與解決問題的技巧、與跨領域合作的訓練,都包含在一次專題實作課程裡,讓跨領域知識的建立與跨領域合作能力的培養一次到位。
T型人才工作坊的設計,是以各校專業為基礎,結合多面向設計思考和觀察體驗兩位師資共同設計課程專題;選擇的主題聚焦於實際場域待改進的問題與需求,並引導學生深入議題去觀察、發想與設計。工作坊學員來自各不同科系,在課程中高度互動、溝通合作、並結合自身專業,共同激發、探索創新的可能性與方向;在實作過程中,有機會實際嘗試、學習其他領域的工具技巧。
「智齡聯盟」計畫共同主持人康仕仲副教授介紹T型人才工作坊時說:「T型人才工作坊的『雙教師制』,不只是人數上的『雙』,更是知識領域的『雙』。兩位老師相互搭配:一位從場域切入,介紹高齡化社會、高齡者所面臨的困境;一位從方法帶入,針對困境,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方式。藉此,開創新教學模式、激發跨領域思考。『跨校系同儕』齊聚兩天課程中,彼此由不熟悉,到一起動腦激盪,甚至必須動手完成作品,也同時學習到團隊合作、跨領域溝通、處理意見分歧等能力;在不同校系組合下,將迸發出各種迷人的火花。
 透過『雙教師制』與『跨校系同儕』的結合,能突破過去經驗,嘗試做出以往不曾想過的事情,而得到不同於以往課程的收穫。」

迷人又刺激的學習過程
T型人才工作坊並非整學期的專業訓練課程,它是門跨領域學習與合作的訓練,當學生完整走過問題的釐清與探索、從觀察體驗中激盪想法與創意,最後經過實作挑戰的洗禮,所獲得的學習成果超乎想像的精彩。
世新大學資管系余沛沛同學說:「我是學資管的,整天就坐在電腦前寫程式、寫語言,思想都有點僵化了,但來到這邊覺得茅塞頓開,每個人思想都非常多元,見識又廣,讓我覺得每天不應該只面對電腦,應該要多元發展。這裡真的有很多高手,讓我有很多學習與成長。」
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的林怡臻同學說:「雖然老師上課節奏很快,但讓我們速速就進入狀況。雖然剛開始聽到要到別的學校和陌生人一同學習有些畏懼,但這兩天下來,收穫很大,教了很多學校無法給的實作教學,讓我們自己充分發揮創意,激勵我們想得更多。由於大家來自四面八方,想法多元,可以碰出不一樣的idea。人果然要勇於挑戰不一樣的學習,若是當初我猶豫沒有跨出那步,我現在一定會非常後悔!」 同樣來自北醫得張芝頊同學也說:「傳統課堂是追求標準答案,即使體育課也有標準動作,但這個『標準』鎖住了我們的創造力,但在工作坊裡找不到正確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要想辦法去尋找答案。」

激起教學熱忱的新體驗
因T型人才工作坊是超濃縮、講時效、需高度參與、並發表具體成果的課程;所以課程內容設計必須提煉再提煉到留下最精華部分,並轉化成通俗的講法,讓不同領域學生能夠吸收理解;課程活動設計,要能讓每位學員「全程」專注地投入、積極參與!整個過程節奏非常緊湊、預備課程所花的心思相較於傳統教學、面對單一領域的學生,挑戰更大。但這樣的教學過程獲得的成就感也相當大!每個老師都無法預期學生會出什麼招?教導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難有十足的把握,但最後看著一組組同學完成任務,讓很多經歷過T型人才工作坊課程洗禮的老師們,對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出修正與變更,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習變成主動而非被動。

培育企業需要的關鍵人才
T型人才工作坊跨領域教學模式,並非只在學界之間琢磨改良,也邀請產業界一同來分享學生的創意並提出建議;而T型人才工作坊每個實作專題,都是產業界實際面對的問題,讓各科系同學一同找出解法。學員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自然地與業界的創意模式與市場思維接軌,幫助他們未來進入就業市場能夠儘快上軌道,成為企業有用、好用的人才。(註3

(註1)參考出處:《亞洲新興產業簡介》 「六大新興產業起跑 台灣需要哪些人才?()」一文
(註2)參考自經濟部人才快訊網站http://itriexpress.blogspot.tw/2011/02/blog-post_9794.html
(註3)教育部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2013年4月19日

課程地圖與UCAN之銜接-以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為例(下)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網路與資訊中心 陳見生主任

五、本校課程地圖的特色
本校所規劃的課程地圖,請參考圖一,其主要特色為:
圖一 本校課程地圖架構示意圖

()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Outcome-based)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畢業後即具備職場要求的「就業力(Employability)」。
本校教學設計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讓學生所學到的不只是學科的基本理論,進而獲得與職場所需技能較為接近的豐富實作經驗,使其就業力可以大幅增值,不但能降低業界重新訓練人才的成本,也能提升學生進入職場後的產出能力。
()銜接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讓教學更貼近產業之要求。
教育部的就業職能平台(UCAN)的主要訴求為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及職能的瞭解,並減少因為學用落差所造成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所遭遇的問題,本校課程地圖緊密與UCAN結合,就是希望利用該平台中的訴求,檢視本校目前課程地圖的相關規劃是否正確合宜。各系所亦能反思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的設定是否符合目前業界的需求,並依此修正開課課程與授課方向,這樣除了可以增加學生就業的競爭力還能提升國家整體發展的動力。
()除了規劃「課程」外,還搭配相關的「活動」,並結合本校「刷卡簽到系統」,計算學生所獲得的分數。
以往大學教授學生的方式大多以理論課程為主,這種方式能夠傳達良好的學理基礎,但並無法讓學生動手實作,鑒於某些重視實作的科系,如餐飲系及旅館管理系等,容易形成只有理論卻沒有實作經驗的問題。因此,本校課程地圖除了規劃「課程」,也搭配了相關的「活動」,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上能互相結合。
為了讓課程地圖能將活動納入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的分數計算,必須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所要進行的作業可說相當龐大且耗時。然而傳統的人工簽到方式,除了需耗費相當多的時間,主辦單位也必須投入大量人力處理簽到退作業。在活動簽到時容易大排長龍而影響活動進行流程。而在活動結束之後,還有後續的資料建檔與檢核等工作。
為解決此問題,本校決定導入刷卡簽到系統。透過此系統,參與活動者透過自己的學生證即可簽到。此舉不僅避免因簽到作業而耽誤活動進行,在簽到完成後,亦可快速統計參與人數,方便統計餐點與後續請款作業。同時,資料在刷卡後便自動建檔至系統資料庫中,不僅可以自動計算學生參加活動所獲得的分數,分別呈現在核心能力及基本素養的雷達圖上,也可避免在後續資料建檔與檢核上可能出現的錯誤。而且不必核發實體研習證明,節省不必要的紙張浪費。
()透過證照地圖,可以查詢課程、證照及工作職稱之間的對應關係。
學生可以透過證照地圖查詢目標人才、證照和課程與活動的關係,並了解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必須具備的證照及修習的課程,以培養及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就業能力。本校證照地圖之架構,請參考圖二。
圖二 本校證照地圖

()學習成效以雷達圖展現。
學生進入個人數位歷程檔案平台,可看到自己對應於系上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分數,並以雷達圖呈現,請參考圖三。學生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點,並可針對所欠缺的各項能力進行補強,調整自己選課的方向,進而強化就業競爭力。
圖三 學生雷達圖

()每個人才適合的人力銀行職缺。
本校課程地圖整合人力銀行相關職缺並每日更新即時資訊,請參考圖四。學生可依據不同縣市的工作職缺進行查詢,提供學生規劃未來發展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圖四 人力銀行即時職缺查詢

()學習地圖:規劃每個人才適合修讀的課程及參加的活動。
由圖五,在「目標人才 vs. 課程」選項中,提供目標人才在每一個學年度所須修習的課程,學生可依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規劃未來的目標人才及相關課程。
由圖六,在「目標人才 vs. 活動」選項中,則是列出學生就學期間必須參加的活動項目,對學生而言,課程固然重要,但參加活動亦能培養各種相關的能力,因此本校課程地圖依據各系所之性質,適當調配課程與活動之間的分數比例,以活化教師教學方法與學生思考模式。
「學習地圖」以圖形化介面顯示每個目標人才所必須修習的課程及活動,運用顏色呈現相關課程或活動不同的重要性,主要區分為必要修習、建議修習及輔助修習等三種,請參考圖七及圖八的說明。
圖五 目標人才修課的規劃

圖六 目標人才必須參加活動的項目

圖七 本校學習地圖:目標人才修課的規劃

圖八 本校學習地圖:目標人才必須參加活動的項目


()每個人才適合就讀的研究所。
由圖九,學生可在「人才 vs. 升學」選項中查看每個人才適合就讀的研究所,若點選某個研究所的名稱,即可直接連結到該網站觀看詳細的資料,方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就讀的研究所。
圖九 目標人才相關的研究所資訊

()每個人才適合報考的國家考試。
由圖十,在「人才 vs. 國家考試」選項中,可查詢每個人才適合報考的國家考試名稱及職等,提供學生未來報考國家考試的重要參考。
圖十 目標人才相關的國家考試資訊

六、本校與UCAN的整合
為了讓本校同學可以方便使用UCAN的各項功能,本校積極地與UCAN進行整合,具體措施如下:
()資料的整合
1. 網頁超連結
在數位歷程檔案資訊平台首頁放置超連結圖片,讓同學可以輕易地超連結至UCAN網站。
2. 單一帳號整合(Single Sign-On)
本校日間及進修部學生均建置UCAN帳號,並進行單一帳號整合,讓同學在登入數位歷程檔案系統後可以直接進入UCAN,不需要再重新輸入帳號與密碼,方便同學進行相關評測。
3. 診斷結果介接服務
採用Web Service 的方式與UCAN連結,每天將學生評測結果回傳至數位歷程檔案系統,並且記錄學生每次評測的結果,以利學生查詢相關歷史資料。
()診斷結果統計分析
開發相關資訊系統,即時統計及分析學生評測結果並產出班級、系所及學院分析報表,讓相關單位了解學生潛在的職能發展方向是否與系上規劃的相符合,進而給予相關的輔導及協助。
七、本校數位歷程檔案之建置
建置數位歷程檔案目的為提供本校師生一個交流平台,平台可呈現個人部落格、照片、維基知識與資源中心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化設定、觀看學習地圖、修課情形、單一登入至UCAN網站、生涯反思量表與學習規劃書及能力矩陣等功能。其說明如下:
()個人歷程:可呈現個人資料、大頭照、得獎或證照、個人專長、工作經驗、教育訓練及個人作品等資料。
()生活札記:可提供師生紀錄非正式學習的一些心得反思,包含修課的心得及文章分享。
()相本:可放置個人生活照,或是研習、教學等相關照片,以豐富個人的歷程檔案。
()維基知識:可以指定作者,並共同編輯相關文件。
()資源中心:可以放置教學、作業或其他個人檔案的網路硬碟空間。
()於學習地圖中,可觀看個人成績、雷達圖等相關資訊。
()生涯反思量表
生涯反思量表是一份採用特定項目檢測特定對象的職業探索工具,其目的為探知受測者的職業傾向,作為其規劃日後職業生涯藍圖的參考。此量表不是「告知」受測者為「實用型」、「藝術型」或「研究型」中的某一型,而是讓受測者「感覺」自己跟某個「型」曾有真實的經驗連結。量表中的所有題目皆無特定答案,受測者可自行判斷以勾選最符合故事情境的項目。該量表將以系所規劃之「課程地圖」訂定的目標人才作為第一個目標職業,學生也可選擇由生涯反思量表測得之合適職業或UCAN職業興趣診斷之結果作為第二及第三個目標職業。
()學習規劃書
學生數位歷程檔案的學習規劃書,即立基於生涯反思量表的反思步驟,層層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觸發學生開啟個人的生涯反思。學習規劃書,指設定目標職業後,檢視自身的能力與整理既有的資源,並按照設定的期程,安排能夠達成目標職業的訓練課程與養成活動的實踐構想。規劃書分為三篇,「知己篇」包含學生所鍵入的七則自傲故事、人格特質、興趣、能力、價值觀、經歷和已具成果;「知彼篇」包含職務類別、薪資待遇、工作內容、職務需有特質、證照證書職照、應具專業能力和應具軟能力;「學習規劃篇」包含培訓課程和活動參與。
八、總結
()課程地圖導入UCAN的優點
課程地圖是指引學生在學期間的修課方向並加強應有的能力。而UCAN則是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的瞭解及必須具備的職場職能。為了避免嚴重的學用落差,讓校園與職場順利接軌,最好方法就是將課程地圖與UCAN進行銜接。透過課程地圖規劃一系列課程及活動,推動考取專業證照,強化實務實習,協助學生取得所需的職能。
()如何迅速導入UCAN
要迅速導入課程地圖的重點是校長全力支持及專責小組分工合作並分層負責。此外,本校藉由組成專責小組負責規劃、建置及協調等工作。包含建置時程的訂定與資料的繳交及檢核等均建立嚴明的管控制度並分層負責,專責小組並指派專屬人員輔導各系所相關人員,不僅隨時提供相關的諮詢,也讓各系所人員產生歸屬感,使建置相關工作推動更為順利。


註:課程地圖與UCAN之銜接-以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為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