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編輯私房話

2019年才剛起步,延續去年熱議的高跨域話題,AI人工智慧時代所需要的就業能力也更加顯明、白熱化。我們可以看見有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機械、智慧機器人、仿生機械的問世並促成了商務應用,大量引發產業根本性的改革與創造,其「新」意,可說是銳不可擋。

有鑑於生產製造端的創新活力,全球的教育現場也如火如荼地加入人才培育的轉型與再造,未來高科技產業仍是形塑未來社會的動力引擎,尤以智慧物聯網(AIoT)、網路安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FinTech)以及區塊鏈等領域興起,將更需要跨領域人才的創新競爭力。面對這股方興未艾的新型就業趨勢,大專校院應如何整合校內行政資源,孕育有創新競爭力的畢業生,著實需要有好的工具來落實這波全球性的創新人才再造競賽!

2019年03期電子報,我們以「創新力」為核心議題,分別從資料分析與系統性整合來看UCAN職能平台如何培育學生創新力的能量。本期封面故事,透過東吳大學校務資料分析中心的專題分享,在個體應用上有效找出學生的創新來源與特質。職涯輔導專欄則邀請逢甲大學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分享如何運用UCAN成功接軌校內志工服務,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之餘,更因「共同生活學習圈」的經營與在地連結,累積畢業即就職的競爭力。同時,在UCAN可以這麼用的單元,探訪了臺東大學 104 學年度起如何針對大一新生實施職業興趣探索,並如何應用UCAN平台的職能資源及診斷功能來重新建構課程地圖、模組化課程,進而制定出符合學校教育目標的教務政策之實際作法。而在UCAN新興職涯全蒐錄系列也採訪了台灣中生代知名建築師羅健榮,透過他長期對台灣年輕人創業的觀察,也在本期專訪中提出諸多中肯且可行的建議。

相信,面對跨域整合的未來,從硬實力到軟實力,從專業到跨域整合,培育具創新力的新世代人才,我們可以(也必須)在這場全球性的人才再造競賽中勝出!

UCAN計畫辦公室 2019.03

108年3月UCAN平臺管理者教育訓練 線上研習會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了幫助各校平台新手管理者及系所老師,更快速地瞭解UCAN平臺功能資源,熟悉職能應用模式及後臺各式報表下載等,UCAN計畫辦公室於今年3/13舉辦「UCAN平臺管理者教育訓練」線上研習會,透過常見操作問題、案例示範等說明,提升管理者對於UCAN平臺功能及應用的熟悉度,促進各校用於輔導、教務及校務研究之規劃和發展。 本研習採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結合線上模擬操作,帶領各位管理者及學校老師認識UCAN,活動共計吸引38校逾50名教職員一同線上參加。

本次研習會議程
13:50 - 14:00:線上平台登入簽到、功能使用說明
14:00 - 14:20: UCAN平台概念及功能說明
14:20 - 14:50: UCAN平台常見操作問題
14:50 - 15:00: Q&A

*本次UCAN管理者線上研習會講義已放置於UCAN平台【檔案下載】,亦可直接點擊網址https://ucan.moe.edu.tw/News/download.aspx,歡迎各位師長下載運用!


圖1:108年UCAN平臺管理者教育訓練線上研習活動

因應市場,落實學習導向之教育目標

資料來源/國立臺東大學
整理撰稿/UCAN計畫辦公室

當世界已經快速變化到令人難以預測,教育方式也應該改變。近年來,學生學習導向逐漸成為教育主流,「不再像過去,大學教的多以教授研究專業為主,況且教授過去的專長,未必是未來產業、職場所要的,」臺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兼教務處副教務長王忍成坦言,為打破教育框架,臺東大學正在積極思索最有效益的教務改革方法。

幾經探索,臺東大學發現重新建構課程地圖、模組化課程是一大關鍵,為了節省力氣,並增加執行績效,臺東大學不斷向外尋求資源與協助,後來發現UCAN 的職能資源及診斷功能,正符合臺東大學職能導向教育的目標。對此,王忍成進一步指出,由於臺東大學並非頂尖研究型大學,整體來看,只有少數大學生會再升學考研究所,多數大學生畢業後都直接走進職場,非常需要養成符合各項工作需求的職能。臺東大學清楚自我定位,便能制定出更符合學校教育目標的教務政策。



從4大面向,融合UCAN 功能
臺東大學在104 學年度開始針對大一新生實施職業興趣探索,透過平台診斷協助學生在入學後,檢視自己所讀科系與興趣相符程度。診斷之後,臺東大學更期望實質協助學生更有方向地學習、成長,因此多次派員參與UCAN 工作坊,舉辦相關教師講座,預計106 學年度起,將全面由教務應用開始導入推動。

雖然校內在推動初期還未見導入成效,但臺東大學已經擬定UCAN 運用於教務改革的具體執行方向與步驟,也預計將此項推動置入全校性創新計畫中,並從各學院甄選一個示範系所,以工作坊形式,由系主任帶領教師操作課程教授的核心能力與職能相對應工程,進而執行課程盤點,作為課程改革的依據。

根據臺東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兼任圖書資訊館館長謝明哲指出,臺東大學將運用UCAN 功能建立支援學生學習成效的資訊系統,執行面分成4大主軸:

1. 引導面

結合「UCAN職涯分析與學習路徑規劃」與「課程地圖」,引導學生從院系所開設的模組化課程,如跨領域模組、輔系、雙主修等修課選項中,探索出適合自己興趣志向的組合。臺東大學也正規劃具有推力機制的選課流程,引導學生從選課階段自主探索興趣與能力。

以功能性來看,UCAN 具有清楚的職能定義與說明,教師可依照UCAN 資訊針對個別課程設定檢視機制,一方面檢視授課內容是否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另一面可從職業角度,搜尋全校與該職業相關的課程,協助學生從職涯興趣中找到選課與修課方向。再搭配課程地圖,學生就可以透過系統,清楚檢視各系所課程模組與學習路徑,是否符合個人規劃。

2. 評量面

教師可參與考UCAN 建議的相關職能調整教學目標,設計評量藍圖及評量尺規,藉此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及評量的客觀性與效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清楚評分依據,了解學習重點,進而做好課前準備。

臺東大學也預計將配合中山大學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平台(Collegiate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COLA)發展COLA 學習成效問卷,依大一到大四設計不同情境的問卷,臺東大學更能綜合評估學習成效。

3. 回饋面

整合各項可展現學生學習成效的資料,包括學習成效資料庫、學習成效儀表板等。


圖:臺東大學職能導向評量藍圖與評量尺規

4. 輔導面

這是預警系統,教師將針對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在期中考結束一週內上網登錄「期中預警名單」,臺東大學教務處會統整名單送至各系,並視情況通知家長,並輔導學生參加補救教學,適時掌握學生落後狀況。

扎實制定執行方法,
臺東大學UCAN教務應用更有信心
擬定好執行方法後,臺東大學也已經在教務系統建置可以連結UCAN 職類、職業與職能之模組化課程地圖系統,以及職能導向評量尺規分享平台,目前正進行系核心能力與UCAN 職能對應、就業途徑與學習路徑規劃,及核心能力學習成效儀表板的系統整合建置。

若以臺東大學資管系為例,謝明哲指出,將課程模組連結UCAN 專業職能與就業途徑,將有助於資管系檢核課程規劃連貫性與完整性,並因應職場真實需求,及時彈性調整課程模組。同時,還能藉此引導學生自組學習路徑,從中檢核學生學習成效及核心能力達成情況。步步扎實制定執行方法,臺東大學對於UCAN的教務應用充滿信心,相信UCAN 必能幫助每位臺東大學學生帶著堅強即戰力,踏上職場第一哩路。

學生哪來的創新力?從UCAN中找出學生創新力的來源與特質


文/東吳大學校務資料分析中心 王千文 組長
東吳大學研究發展處 王志傑 研發長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彼得.杜拉克

大學四年,我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第六件:「學創新」。創新有很多是來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培養創新的途徑其實就是之前說的徹底了解、用功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三件事與創新有強烈的正相關。
-張忠謀

處於知識經濟的時代,能讓知識經濟發揮綜效需要倚靠的,是對現存事務的不斷「發現」以及據以創造不斷的「發明」,而發現與發明的核心即為創新力。其中,創新力的實踐主要來自於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的態度、能力及意圖。因此,身為培育國家中堅分子的高等院校,在21世紀大環境對人才的要求下,應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首要,從高教校園環境的空間規劃到學術與行政單位的教學精進,均應聚焦於強化與培育大學生的創新體質,藉以使學生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日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與國際局勢。



》解構「創新力」看不到的概念
究竟什麼是創新力?創新力又包含了哪些內容?
要討論創新力應可從兩個概念切入:一是創造力(creativity),另一是創新(innovation)。創造力所指的是新的觀念或產品的產製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個人的特質或心理與情境屬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所呈現出來的表現(蔡啟通、黃國隆、高泉豐,2001)。也就是說,創造力主要在討論具體的外在刺激、社會文化條件、人際互動歷程對於個體創造行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之外,同時也關切團體與組織的運作如何影響整體與個人的創造產出表現(邱皓政、陳燕楨、林碧芳,200917)
根據「創造力三元模式」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creativity)指出,多數人其實具有創意潛能,但個人或者組織要如何能夠刺激創造力,則取決於三項要素:1.專業、2.創意思考、以及3.激勵效果。首先,專業是創造力的基礎,在工作領域中具備相關能力、專業知識且十分精熟,創造力才有可能因而提升。其二,創意思考技能(creative thinking skills)包括創意相關的人格特質、類比推導能力,以及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共同性。最後,一個富挑戰、令人感到興奮與有趣的工作環境將能有助於創造力的激發(Amabile, 1997)。假如說創造力是新觀念(production of ideas)的產生,那麼創新所指的將是創意的實踐(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e ideas)



》用UCAN平台「看見」摸不到的創新力
《經濟學人》雜誌曾談論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培力課程時曾提到,未來的領導者不僅應具備有專業技術能力與經濟知識,還得擁有「廣泛的技能」,而要累積廣泛技能則在創新力的建構。有鑑於此,我們注意到教育部自2009年所推動的「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niversity Career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 Network, UCAN)。該平台主要包括:職涯興趣探索共通與專業職能診斷,透過自我評估以了解個體在各項能力的表現強弱。其中,共通職能所代表的是從事各種不同職業類型所需具備的能力(UCAN計畫辦公室,2018),此正與廣泛技能的意涵相同。我們也認為,學生在專業課程中所獲得的技術與理論訓練的能力可稱之為硬實力,而相對於硬實力如共通職能所涵蓋的包括合作、創新、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即為軟實力。若欲回應21世紀對於人才的要求,高等教於除了訓練學生使其具備專業技能的硬實力之外,也應具備共通職能的軟實力,使其進而產生致勝策略能力的「巧實力」(smart power)發揮(Nye, 2009)。

個案分析:東吳大學化學系為例
UCAN中共通職能的檢測中計有八項,每項有六至七道測量題目,其中也涵蓋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共有六道題目檢測,包括改善舊法、不受侷限、綜整創新、原創創新、預測趨勢、保持彈性等。我們嘗試以東吳大學化學系為個案,以100105學年度入學的學生為施測對象,在八項共通職能檢測中發現,該系學生施測結果中,以工作責任、資訊科技應用、人際互動等自覺表現最好,而在創新與溝通表達這兩項能力的自我評估表現上是認為較不足的,然隨著年級的遞增,創新能力將呈正向成長。
在《頂級學習: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業精神》一書中提出,「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或「成果導向式學習模式」(product-oriented learning)將有助於培育創新力的作法。我們也不好奇,化學系學生在「有修過專題討論者」是否相較於「未修過專題者」在創新能力上有較好的表現。
在分析結果中發現:有無修過專題對於各項共通職能上僅有溝通表達、持續學習、問題解決與工作責任與紀律通過顯著性檢定,但在創新能力上並未呈顯著效果。因此,我們進一步去觀察有無修過專題的學生在各項創新能力的行為測量題目上所呈現的分布狀況,其中以保持彈性這項創新的行為表現,出現修過專題且不僅一次者在這項行為上的表現將越顯突出,但在其他創新行為表現的分布狀況則未呈現出明顯的正向成長。雖然,有無修過專題在創新能力上並未呈顯著差異,但呼應張忠謀所言:「創新力的培養實與其他能力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根據本校化學系個案研究之分析結果,本校積極提倡學生籌組自主學習社群也透過校園空間設備的建置,從軟硬體的資源提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與持續學習的能力,自我從學習與生活中不斷發現,進而培養出創造與創新力。




2019年3月27日

運用UCAN於志工經營與發展,創構出系統整合性的全面學習

文/逢甲大學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 林秋松 主任

逢甲大學領導知能服務學習中心(簡稱:領知中心),是由校內34系與台中西屯區39里的社區組織,經由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與運作(Operate)等三個程序,所具體形成的施作社會責任服務之搭配,使學生能夠透過跨域課程,參與西屯區共同生活,而達成之學習圈經營。這種合作模式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透過建立在地連結來達成永續經營與關懷社區,而對於學生於在校期間擔任志工時,得以因跨域整合而盡情體會與實踐;其中更精準的關鍵,便是UCAN職能系統。

》UCAN職能系統做為前導,
可昇華為系統整合性的全面學習

由系統思考的UCAN職能導引志工,可將該志工服務項目所應具備的職能,為課程構思、設計與評量從事社會實踐後,再透過校內志工服務與服務學習,讓志工踏出校園、關懷社區,以謙卑的態度涵養對社區內公共議題的關懷,用「給予」培養領導者核心素養。同時,志工隊設有任務交替的機制,可訓練學生志工在「領導」與「被領導」兩個不同的模式之間了解永續與社區組織為夥伴的心念,引導志工自主性的參與社區運作,不間斷地為社區提供永續性的服務,讓服務在地紮根、促進在地認同感,也引導志工養成對公共事務參與、關心的能力,將學習圈從校園擴展至社區、社會與國家,漸而育化出擁有優質公民素養的公民。

逢甲大學領知中心引用職涯概念方式推動學生公民素養,由志工個人的性格、興趣、性向及價值觀為基礎,讓志工透過UCAN興趣量表施測,可以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所要修習的專業課程、志工服務類別、服務學習型態、選讀課外能力課程,依自己的性格扮演志工活動的角色、志工服務的不同幹部、課程分組的角色扮演。透過UCAN興趣量表,可適度體現一位好的現代公民需有的條件,就是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技能、陶冶性情、關懷社會、參與社會、用心去體驗社會、用志工服務實踐於社會,守法重倫理。

因此,我們透過UCAN興趣探索施測,讓學生找到對應的職能以及可以融入的服務角色,然後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與應有的態度,此外也推動價值觀塑造,對校內志工場域、學校的教學規範、學校有關學生事項的參與、及校外志工運用場域的認同等,進而提高動機。此由校內擴展至校外乃至國際,相信以服務學習教學方法與志工服務乃是一種態度的表現,志工融合到的已經不只是公民素養而已,是一種系統整合性的全面學習。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UCAN專業職能與共通職能交叉設計

在地實施大學社會責任,建立『共同生活學習圈』的經營與在地連結,推行志工社區認同、負責、價值觀與所學之實踐,也能協助學生累積畢業後所需要的就業能力。透過UCAN專業職能與共通職能的學習與系統性設計,可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在志工實際場域的服務與實施上,取得「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成效,轉化成行為面上的執行項目,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態度面向。具體言之,讓志工從知識與技能面轉變顯現於行為面,而內化於態度面至實踐社會責任。利用職業生涯中的職涯探索個人四項要素為根本,先評估自行能力,訂定服務目標,找尋服務場域,運用需求分析了解組織內外能力,訂定服務前補充與加強能力的課程,運用ADDIE教學設計模式,進一步提升校外服務的能力,再以CDIO工程教育人才模式,與不同評量方法,進行回饋與修正使用。詳如下圖「UCAN職能導入志工服務架構操作系統圖」。


UCAN職能導入志工服務操作系統圖

》逢甲大學領知中心的角色:精準媒介

「逢甲大學領知中心」引導校內志工對社區公共議題的關懷,以促進大學與社區夥伴關係,並藉由課外能力課程帶領學生持續投入社區服務活動,而服務活動是經系統性思考及CDIO模式設計,更是導引志工走入社區與社區民眾一起發想創作,有其精準媒合之效。藉由共同討論與創作,志工更深入了解在地文化,擴大志工的在地關懷,建立共同生活圈經營與發展。志工隊除了擔任推動各類服務之「協助者」外,更利用專業培訓課程加強志工隊成員的心靈成長,並使他們在服務期間能主動發現並能解決問題,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意,成為一個成功的「企劃執行者」。因此,除了服務外,為強化服務能力之學習效果,開設系統性課程,讓志工驗證所學於行為上的效果;而運用社區服務場域檢驗志工學習的成效,可以讓志工與社區皆可得到互惠的效益,使社區獲得學校的人力資源,學校志工可從中獲得自我成長和增加了解社會的機會;而反思與回饋活動,可以幫助志工對從事社區活動與課程學習到的知識,在服務後做反省並得以內化思考,以省思所學之價值與可改善之處,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與軟能力的體現,將有很大的助益。

逢甲大學推動西屯區共同生活學習圈,將更針對各系執行服務學習情形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輔導,透過定期訪談校外社區合作單位之督導,並施以量、質化問卷評量或訪談來進行反思與回饋,協助雙方更迅速的建立良好關係、而完善的合作模式,從系統化的評鑑結果,帶領志工以求真的態度,虛心反思服務成效,並積極探索如何激發創新思維協助社區發展,以期各志工隊皆能深入社區組織,以永續合作共生的心情,屆屆相承帶領志工隊的志工,積極營造西屯區的生活學習圈。未來逢甲大學將繼續延展職涯概念及志願服務方式,緊緊地將硬能力與軟能力結合,再經過該有的教育培訓,讓志工能於在學期間即可盡情體會與實踐,並讓校內志願服務與社會結合,將學習圈從校園擴展至社會、國家與至國際,如此更讓學生的視野與熱情可以影響更多的群眾,並可以養成主動與終身學習的習慣,畢業時更可為企業所用,如此對社會國家盡一己之力,相信此乃大學教育最終的目的。

不只是建築師的建築師-善用知識、技術到品牌的創建之路

受訪者/義峰建築事務所 羅健榮 董事長
採訪撰稿/陳昕彤

建築系,可以說是在各大學系之中學生離「創業」最近的一個科系,無論是先跟指導教授執行專案、進入建築師事務所當員工、或自立門戶承接委託,其實在還沒拿到建築師執照之前,都有必要對自己的作品和風格進行一定的程度「創業」,只是很微型而已。然而,如果能把同樣要做的「創業歷程」規模再大一點、框架再多一點,三步併兩步走,或許我們能創造的作品,就不會只侷限在建築這樣龐大的設計產物上,而是擴展到軟、硬兼具的美好事物,把更多具有「結構美」的可行性提高到創造現代生活。

本期「新興職涯探索」專欄,很高興約訪到同為工藝品牌「J.Three」共同創辦人和樸隱建設董事長羅健榮建築師用他親身的創業經歷,和我們UCAN的大小讀者一起分享除了專業之外,你更該懂得創業進行式。

羅健榮 董事長
/學歷/
成功大學建築系  博士
/專長/
建築營造 工程管理 數位設計 數位製造  設計方法
/經歷簡介/
義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映月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映月產後護理之家董事長
靖翔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春保森拉天時鎢鋼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春利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土地開發顧問
一澤貿易一澤家居五昌營造建築設計顧問

》創業,要讓它是一場有前進動力的夢

不只建築人,「現今社會大多數的人對創業的主流認知還停留在一個idea的突發奇想,但是,當你進入到創業這條路之後才忽然發現,其實,提供idea茁壯的周邊能量才是推進夢想的真實力量。」羅健榮建築師說。

因此,在接觸到業主或市場之前,真正的創業要考慮的,反而是作品與創意想法以外的兩個重要思維:1.創業的風險、2.創業投資報酬率,要盡可能地提前到規劃期就有完整的執行機制,才能避開倒閉的風險。羅健榮建築師認為,應該要把創業能不能成功的問題拆成兩個不同的問題:

問題1:創業的風險其實是:商品化的思維好不好?

換個角度想,作品與idea站在業主與使用者的立場來看,真正的問題是到底能不能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產生意義,而不是單純作品本身的問題。建築也好、設計單品也罷,每一個idea想要走入市場成為商品,都要考慮到idea在進入商品化程序之後就會在開張營業時成為一段極為嚴峻的考驗,而每一個考驗的背後都對你正在經營的新事業有著不同的創業風險,大致尚可列出六個商品化思維,每一個都對應到不同的創業風險,如下表1所示:

商品化思維 創業風險
1 它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市場需求是否充分?
2 它幫哪些使用者解決問題? 使用者行為是否成熟?
3 它的使用者數量夠不夠大、願不願意付錢、願意付多少錢? 未來營收與獲利是否足夠?
4 它「真的」在市面上都沒有類似的產品嗎? 競爭者是否早已佔據市場?
5 它還要多少時間才能看見商品? 交期與資金積壓成本高嗎?
6 它進入商品化階段還需要哪些資源? 行政、法務、智權、行銷…等專業如何到位?


上面六個問題背後的問題,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其實你的作品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市場競爭力,畢竟創業是要在業主、客戶、甚至使用者的面前,直接讓商品說話,解決他們正在水深火熱的痛點(pinpoint),用好的經營手法把團隊籌備出來、把產品製程機制建立起來,讓整段從無到有、從1到100的商品化流程,讓目標使用者拿著現金把商品買回去時,才可以算是完成創業初期的重要任務。

羅健榮建築師認為,這其實是「考驗建築人轉換藝術家與事業家之間的身分,需要建立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術(Domain Know-how)並深入到形成進入門檻。」


圖1. /J. Three設計/ iPhone手機殼,運用到建築知識到手機外殼,到德國開發出來的片薄技術,利用板岩層層堆疊的狀紋理特性把原石片薄至1mm的厚度時,會呈現出石紋樸實沉穩的質感,同時也創造絕佳的止滑效果;擁有Domain-Know-how的品牌設計,就不容易被模仿、複製。

羅健榮建築師更以幾年前相當風行的文創咖啡店為例,為什麼街頭上存活下來的都是那幾間被街坊鄰居耳熟能詳的,之後開的咖啡店裝潢的再漂亮、名字再怎麼特別,也容易在半年內倒閉?Why?因為幾乎有90%以上的創業idea是只停留在咖啡店的表層技術,真正的Domain Know-How會在看得見的硬體設備之外,如:店址的選擇、店內氣氛怎麼營造、原料上下游的夥伴關係穩不穩當…等等諸多層面共同形成的強大戰鬥力,才叫深刻、才能撐過創業初期的六大風險。

問題2:財務結構:成本結構夠不夠健康?

創業不是一戰成名天下知之後才要去考慮報酬率的問題,而是在提案之前就要考慮好才能細水長流。那些不計成本與代價所燃燒出來的執行方式,當學生作品的時候可以,反正損失有限、值得一睹,但是談到經營事業的時候,每筆案子的投資報酬率高低,將如同股神巴菲特的名言:

「海水退潮時,就會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你的創立的事業也是,有沒有「真實獲利」就是那條水底下的褲子。建築人獨自創業通常依靠的是個人的特殊才能、創意、技術與知識,然而,再怎樣集才華於一身的建築人,到了「創業」的面前也都逃不了安全財務的考驗,也就是:成本結構到底夠不夠健康?

許多建築人創業的通病就是把獲利想的太過簡單,簡單認為只要「作品的售價大於成本支出」就有獲利,其實不然,因為到了實際經營現場,收入與支出是在不同時間點發生,因此「健康的財務結構」不能只建立在作品未來的售價,反而要著重在現階段的成本結構是否能讓公司安全地支撐到下一筆現金收入的進帳。從這樣的角度,其實,有三種成本結構須開業之前就必須精算出來:

1.開辦費用

開辦費用是開設一間可以運作的公司所需要的費用都屬於這項成本。例如:一次性支付整年期的租金、裝潢費、設備器材費、辦公桌椅…等,舉凡正式營運前就必須準備好的資金,都需要被視為一筆不容小覷的開辦經費。

2.每月基本開銷

正式開張之後會有兩種現金開銷: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兩部分,其各自的特質為:

(1)固定支出:

每月繳交的租金、員工薪資、貸款攤還…等不隨著公司產值規模而改變的支出,無論營業額高或低(甚至是零),每月都要負擔的開銷。

(2)變動支出:

隨著提供產品與服務的改變而改變的費用項目,例如:水電費、原物料、銷售佣金、直接人工成本…等。

兩者相加起來,就是各月份的總成本。用報表的方式看清楚每月的成本結構是重要的,因為成本會影響新公司可以融資的間隔長度,也就是公司在沒有取得下一筆新進資金進來可以撐多長的時間不倒閉。常見的簡單公式如下:


3.隱形成本

也就不少情況是,創業初期成績亮眼,但是到了第5個案子之後卻陷入恐怖的財務惡魔裡,就是案子越接越虧錢,使人摸不著頭緒,這部份就是成本中最不容易量化、不易察覺的部分,常見有三:

(1)老闆自己的薪水

老闆的薪資成本務必也要當成一筆正職人員的薪水,合理地計算。因為老闆自己要找客源、建構穩健的金融關係、打好人脈、建立品牌形象…種種都是有某種程度的專業才能執行;建議可以把每個工作項目當成一份正職人員的薪水除以10(因為每項都當做1/10)之後再加總起來,就可以作為老闆薪水的基本輪廓。

(2)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指老闆自己有的人脈、公司品牌建立出來的商譽可以用來換成現金、公司營收與利潤的資源,都要盡量用「金額」展現。特別在長期下,這部份的成本是有加乘效果的,越精準評估,就越能判斷帶來的無形利益有哪些?如:好的品牌商譽可以吸引好的新進人才,好的人才可以提高作品的理念與公司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好的品質又再轉換成更高的售價,拉開與同業競爭者的距離,逐步累積出良性循環。

(3)機會成本

選擇創業其實是放棄領薪水的機會,這部份的成本應從自己可以取得其他收入的機會去評估,機會收入越高、公司機會成本就越大,反之就越低;若是機會成本高過於自己目前創業的獲利,其實,選擇到大型建設公司累積人脈和經營商數對社會新鮮人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你的創業實質投資報酬率至少要高到:20~50%

創業前五年會經歷到兩個最燒錢的階段:(1)作品或產品測試與優化期、和(2)初始成長期(如:開始進入穩定獲利後需要的人員擴編)。因此可以引用新創業天使投資人常用的內部報酬率(IRR)來作為自己事業的實質投資報酬率當參考。

內部報酬率又稱年化報酬率,是比『收入─支出=盈餘』還要再多了一個時間成本的變數,一般新創立的建築師事務所建議要再加上產業特殊的風險係數後再加乘自己原本計算出來的內部報酬率比較安全,大約落在20~50%才算有利可圖。





圖2. /J. Three設計/每一系列準備要開發的新品,都有經過精密的成本計算,以這組利用3D列印所打造出來的非傳統數位曲線燈具,由於可放在集團內相關事業的實體店面做展出,有效降低時間成本,使IRR落於有利可圖的安全水位。

》除了算錢,創品牌還需要懂得最後一件事

有了Domain Know-How所設定好的進入門檻、健康的財務結構和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後,最後一件建築人做品牌要會的就是:說服他人的能力,特別是說服想掏錢買你作品的潛在客戶。

羅健榮建築師建議UCAN的大專青年,要多利用在校時間累積說服目標客戶的能力,包括有:

1.精鍊思維

在學校作品簡報時,老師和同學會給你充分的時間耐心(或者只是等待時間過去)聽你敘述作品的設計理念、展現方式與相關成效。但是,進入業界之後要的卻是重重精鍊過的思維。商務簡報,一般來說,只有前面的黃金60秒有機會撼動客戶的心,關鍵60秒內要把作品與商品要解決的問題切中核心地描述出來,與你的潛在客戶產生共鳴。

要擁有精鍊思維的能力需要靠不斷的實務練習才能達成,因為藝術家總是希望別人能多了解自己一些、多認同自己,在如此的心態下,年輕的設計師容易因為客戶一時的質疑而產生急躁的反應,反而把客戶越推越遠,也容易傾聽不到使用者的聲音。

2.商務視覺設計

商務視覺與純設計視覺要展現的是更多「設身處地」的影像感受,舉凡太過超現實、超理想的視覺,對於投資者與潛在客戶都不是他們期望看到的呈現方式,所以在/J.Three設計/裡頭,我們大多用使用者生活立即就能複製的情境來描述:你擁有了產品可以馬上應用,這種視覺設計才有商務導向,有能力把使用者帶往更美的未來。

3.演講口條

如果是內向、不善言詞的設計師可要注意了,不管創不創業,上台解說作品是必備的能力,演講的口條重視邏輯的呈現,當然,能在有理論基礎、有社會觀察與自我觀點之上添加時下熱門用語或議題,的確能讓你的演說變得很活潑、有親和力。

但是根據我擔任多年評審的經驗來看,展現你作品的「硬實力」,也就是你用哪些步驟讓使用者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的能力。這有賴於平時多讀書、多領域收集資料、多探討社會現象、多與專業人士請益,花點時間沈澱出整合性觀點後,演講時的口條才能獨具特色,拈來即一番道理可循。

4.臨場應變能力

就像醫學院學生要到了臨床時才知道病患真正的處境,而只有外籍看護隨侍在側則要改用英文說明病情的道理一樣,實務現況會出現的議題是多元且超出課本之外許多的,若是太僵固在所學理論,那麼你也別想更上一層樓。隨著客戶需求增加設計案的彈性是必要的臨場反應,而多培養自己的幽默感也有助於讓客戶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你想帶給他們的原創好意。一來一往,反而在你原創的設計框架下,更多添加幾分與人共創美好的逸致。

*建築師創業家&UCAN職能

1. 建築營造-建築規劃設計
  • 透過分析需求以及現狀,以規劃專案並解決問題。
  • 分析建築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
  • 評估、設計並調整工程的設計要素。
  • 選定合適的工法。
  • 考量地理及文化相關議題,以進行工程設計。
  • 透過繪圖說明規格,以有效地與客戶及施工人員溝通想法。
  • 使用簡報來說明設計的概念。
  • 選擇合適的建材。
  • 組合建築材料和配件,以滿足建築設計的需求。


2. 金融財務-財務
  • 熟知企業內的財務規範並遵循之。
  • 描述基礎財務概念中所涉及的公司財務管理。
  • 執行相關計算以協助制定資本預算。
  • 執行財務規劃相關作業。
  • 運用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財務分析,以瞭解財務狀況並評估公司績效。
  • 在資本市場發行證券以確保公司資金充裕。
  • 熟知紅利在公司財務中所扮演的角色。
  • 描述公司治理與企業財務的關係。
  • 評估及控制風險以保護企業的生存。


3. 行銷與銷售-行銷管理
  • 設計發展行銷及市場資訊管理系統或機制。
  • 分析行銷及市場資訊,並據以作出行銷的決策和建議。
  • 分析需求及機會,以執行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
  • 考量獲利能力,進行產品和服務之開發,以及針對上市計畫之評估。
  • 規劃產品和服務之開發以及上市計畫。
  • 考量成本以開發通路之管理策略。
  • 評估通路管理策略,以提高效益並減少費用。
  • 考量成本以決定最適價格。
  • 適時評估定價策略,並進行必要之調整,以提高獲利能力。


4. 企業經營管理-一般管理
  • 具備商業相關法令規範相關知識(公司法)。
  • 擬訂服務或產品合約。
  • 掌握產業的發展趨勢。
  • 蒐集市場及消費者行為相關資訊。
  • 規劃並制定生產流程。
  • 擬訂作業計畫。
  • 建立生產流程與作業計劃之績效衡量指標,並進行評量。
  • 依組織需求規劃財務預算。
  • 掌握正確的財務資訊,進行財務報表的分析。
  • 執行成本控制與資金調度作業。
  • 依顧客需求研發設計新產品或服務。
  • 進行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
  • 進行新產品獲利評估。

此處UCAN職能為「建築師創業家」之專業領域內相關的職能內涵,可提供想從事相關職業的學生學習參考。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就業方向及所需能力,可至UCAN平台查詢(https://ucan.moe.edu.tw/search/search.aspx#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