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學生哪來的創新力?從UCAN中找出學生創新力的來源與特質


文/東吳大學校務資料分析中心 王千文 組長
東吳大學研究發展處 王志傑 研發長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彼得.杜拉克

大學四年,我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第六件:「學創新」。創新有很多是來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培養創新的途徑其實就是之前說的徹底了解、用功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三件事與創新有強烈的正相關。
-張忠謀

處於知識經濟的時代,能讓知識經濟發揮綜效需要倚靠的,是對現存事務的不斷「發現」以及據以創造不斷的「發明」,而發現與發明的核心即為創新力。其中,創新力的實踐主要來自於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的態度、能力及意圖。因此,身為培育國家中堅分子的高等院校,在21世紀大環境對人才的要求下,應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首要,從高教校園環境的空間規劃到學術與行政單位的教學精進,均應聚焦於強化與培育大學生的創新體質,藉以使學生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日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與國際局勢。



》解構「創新力」看不到的概念
究竟什麼是創新力?創新力又包含了哪些內容?
要討論創新力應可從兩個概念切入:一是創造力(creativity),另一是創新(innovation)。創造力所指的是新的觀念或產品的產製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個人的特質或心理與情境屬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所呈現出來的表現(蔡啟通、黃國隆、高泉豐,2001)。也就是說,創造力主要在討論具體的外在刺激、社會文化條件、人際互動歷程對於個體創造行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之外,同時也關切團體與組織的運作如何影響整體與個人的創造產出表現(邱皓政、陳燕楨、林碧芳,200917)
根據「創造力三元模式」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creativity)指出,多數人其實具有創意潛能,但個人或者組織要如何能夠刺激創造力,則取決於三項要素:1.專業、2.創意思考、以及3.激勵效果。首先,專業是創造力的基礎,在工作領域中具備相關能力、專業知識且十分精熟,創造力才有可能因而提升。其二,創意思考技能(creative thinking skills)包括創意相關的人格特質、類比推導能力,以及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共同性。最後,一個富挑戰、令人感到興奮與有趣的工作環境將能有助於創造力的激發(Amabile, 1997)。假如說創造力是新觀念(production of ideas)的產生,那麼創新所指的將是創意的實踐(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e ideas)



》用UCAN平台「看見」摸不到的創新力
《經濟學人》雜誌曾談論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培力課程時曾提到,未來的領導者不僅應具備有專業技術能力與經濟知識,還得擁有「廣泛的技能」,而要累積廣泛技能則在創新力的建構。有鑑於此,我們注意到教育部自2009年所推動的「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niversity Career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 Network, UCAN)。該平台主要包括:職涯興趣探索共通與專業職能診斷,透過自我評估以了解個體在各項能力的表現強弱。其中,共通職能所代表的是從事各種不同職業類型所需具備的能力(UCAN計畫辦公室,2018),此正與廣泛技能的意涵相同。我們也認為,學生在專業課程中所獲得的技術與理論訓練的能力可稱之為硬實力,而相對於硬實力如共通職能所涵蓋的包括合作、創新、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即為軟實力。若欲回應21世紀對於人才的要求,高等教於除了訓練學生使其具備專業技能的硬實力之外,也應具備共通職能的軟實力,使其進而產生致勝策略能力的「巧實力」(smart power)發揮(Nye, 2009)。

個案分析:東吳大學化學系為例
UCAN中共通職能的檢測中計有八項,每項有六至七道測量題目,其中也涵蓋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共有六道題目檢測,包括改善舊法、不受侷限、綜整創新、原創創新、預測趨勢、保持彈性等。我們嘗試以東吳大學化學系為個案,以100105學年度入學的學生為施測對象,在八項共通職能檢測中發現,該系學生施測結果中,以工作責任、資訊科技應用、人際互動等自覺表現最好,而在創新與溝通表達這兩項能力的自我評估表現上是認為較不足的,然隨著年級的遞增,創新能力將呈正向成長。
在《頂級學習: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業精神》一書中提出,「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或「成果導向式學習模式」(product-oriented learning)將有助於培育創新力的作法。我們也不好奇,化學系學生在「有修過專題討論者」是否相較於「未修過專題者」在創新能力上有較好的表現。
在分析結果中發現:有無修過專題對於各項共通職能上僅有溝通表達、持續學習、問題解決與工作責任與紀律通過顯著性檢定,但在創新能力上並未呈顯著效果。因此,我們進一步去觀察有無修過專題的學生在各項創新能力的行為測量題目上所呈現的分布狀況,其中以保持彈性這項創新的行為表現,出現修過專題且不僅一次者在這項行為上的表現將越顯突出,但在其他創新行為表現的分布狀況則未呈現出明顯的正向成長。雖然,有無修過專題在創新能力上並未呈顯著差異,但呼應張忠謀所言:「創新力的培養實與其他能力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根據本校化學系個案研究之分析結果,本校積極提倡學生籌組自主學習社群也透過校園空間設備的建置,從軟硬體的資源提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與持續學習的能力,自我從學習與生活中不斷發現,進而培養出創造與創新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