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UCAN數據應用分享

「大數據(Big Data)」的應用,近年來不論在學術或產業皆受到各界的重視,我們也發現在高教體系中,各大專院校也逐漸掀起了一股強調「以證據為本」(evidence-based)的「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發展風潮,嘗試著以學校內擁有的各種資料、數據進行分析,針對如何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及校務管理發展等問題,試圖在目前全球化、少子化的環境中,找出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具體作法。

UCAN平臺自建置以來已累計學生使用者帳號數約269萬、施測數約360萬人次,正因UCAN平臺內擁有如此龐大的數據,UCAN計畫團隊努力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工具及應用服務,協助學校運用數據資訊彰顯學校的辦學績效或發展特色。

本期電子報以「UCAN數據加值應用分享」為主題,分享UCAN計畫於11月辦理完成的「UCAN於教學回饋與校務研究之應用」交流研習會活動內容,並簡要提供UCAN在數據加值應用上的具體做法。

此外,本期電子報也介紹今年UCAN計畫團隊為協助各大專校院教師在應用UCAN職能於教學規劃上能更便利,而開發的「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小工具,以及「UCAN 線上使用指南」網站改版暨今年新增與「教學回饋」相關教材上線通知,並在「職涯大小事」揭露在數位化影響下因應工作型態、職業改變,未來職場所需能力也將隨之不同,隨之而來,造成的教育趨勢與變革。

未來,我們仍將持續努力提供學校更多關於職場脈動、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及最新職能相關政策…等內容,協助學校在目前這快速變遷的趨勢下,掌握最新最即時的資訊。

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工具介紹

文/UCAN計畫辦公室

擴大UCAN於教務應用之價值,UCAN計畫辦公室陸續舉辦教學應用相關研習會與工作坊,並追蹤有效運用 UCAN 連結教學的範例學校,歸納其應用方式可分為「教學規劃發展」及「教學評估改革」 (欲了解詳細運用作法請參考本辦公室製作「連結教學,UCAN可以這樣用」手冊。)

展開應用UCAN於「教學規劃發展」的實際操作步驟,包含:規劃職涯進路、檢視核心能力、發展課程地圖以及設計實務課程。而為了幫助學校更有效益的導入UCAN,本辦公室於今年開發「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工具」,希望協助學校在執行教學規劃的過程中可以更省力。

圖1.: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工具操作步驟

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工具主要應用於上圖步驟1規劃職涯進路中,系所對應UCAN就業途徑與職能;步驟2檢視核心能力中,確定系所對應UCAN職能;步驟3發展課程地圖中,運用專業職能與校內課程進行雙向對應。建議在使用本工具前請參考【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系列實務工作坊】講義,根據講義中搭配各項實作任務拆解說明會更加容易上手!

關於各步驟系統操作流程簡要介紹如下:

第1部分 規劃職涯進路-系所對應UCAN就業途徑與職能


第2部分檢視系核心能力中-系核心能力對應UCAN職能


第3部分發展課程地圖-課程對應UCAN職能



欲使用本功能需有一組UCAN平台帳號(不分前後台),登入網址:
http://113.196.121.248/applicationtool 。敬請前往使用。

UCAN線上使用指南網站改版暨新增教材上線通知

文/UCAN計畫辦公室

因應各校對UCAN平臺之基本功能操作、施測及診斷結果解讀等龐大且重複性高之基礎需求,UCAN 自去年 7 月推出「UCAN 線上使用指南」,提供使用者隨時隨地,不受限制的查詢平臺功能使用說明及指引。本年,為針對 UCAN 平臺後續推動教務應用主題,推出了主題單元擴充,新增主題包含平臺教學回饋功能說明,以及 UCAN 報表的解讀及應用等;此外,並進行使用指南平臺功能的優化,提供使用者依身份別選擇適合觀看的影片。 目前 UCAN 使用指南新增主題以及平臺優化功能說明如下:

一、調整/新增教材主題:
  1. 因應 UCAN 主網頁改版及操作功能調整,連動更新 9 項已上線教材內容。
  2. 新增「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功能介紹」、「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功能報表分析」、「UCAN 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報表分析」3 項主題之 UCAN線上教學教材,目前平台共計有 5 個單元 19 項主題。

二、使用指南平臺介面優化:
  1. 依不同使用者身份需求,分為「學生」、「教師」、「行政人員」、「UCAN 管理者」及「其他」等 5 種身份,並依據不同身份建議適合觀看的影片。
  2. 針對不同身份設計教材使用「引導語」,使用者點選身份後,可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影片觀看。

圖1.:使用指南改版頁面-1

圖2.:使用指南改版頁面-2

UCAN數據加值應用


文/UCAN計畫辦公室

 UCAN平台自98年建置至今,已累計學生使用者帳號數約269萬、施測數約360萬人次,UCAN計畫辦公室這兩年來不斷推動各校應用職能於教學與學習活動,並推動學校運用平臺資料分析,作為教學規劃回饋參考及支援校務管理成效之依據,建構以學生為本位之教學發展。以下將介紹UCAN辦公室今年在數據加值上的推動應用。

圖1.:UCAN在數據加值上的推動作法及分析目的


一、進行全國性整體資料分析 

 (一)UCAN診斷數據基礎分析 

  1. 差異分析:UCAN興趣探索、共通職能診斷、專業職能診斷平均數之
    ● 性別差異比較
    ● 學制差異比較
    ● 九大科系領域差異比較
    ● 各就業途徑之專業職能平均分數差異比較
  2. 趨勢分析:UCAN興趣探索、共通職能診斷、專業職能診斷之各學年
    ● 平均數趨勢分析
    ● 於性別/學制/科系領域/年級/學校體制/國市私立之診斷人數及百分比
圖2.:全國性整體資料示範分析 

二、推動學校深度應用研究

推動學校運用UCAN數據結合其他校務資料進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回饋教學」,以建立「以能力/實證為基礎」之應用研究。

圖3.:學校深度應用研究面向

花絮報導! 105年應用UCAN於教學回饋與校務研究交流研習會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協助各大專校院了解如何應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之職能資源發展課程地圖及課程設計,並收集教學回饋提供學校與系所進行教學改善與校務資料分析,UCAN計畫辦公室分別於11/7台北、11/9台中、11/11高雄,辦理北中南分區「應用UCAN於教學回饋與校務研究交流研習會」,共邀請6校7位主講者,就運用UCAN於教學規劃發展、學習成效回饋及連結串接校務研究等主題,進行推動應用UCAN之經驗交流與分享。

表1. UCAN在教務及校務研究上的應用分享學校主題一覽表

分享單位 主講人 簡報內容摘要
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 王志傑主任 介紹校內UCAN數據的應用研究,瞭解如何由感覺走向以實證為本的校務決策。
玄奘大學校務研究中心 段盛華主任
劉峰旗研究員
校務專業管理能力與UCAN資料庫之應用-玄奘大學應用現況分享:以興趣探索結果為學生重點先備特質指標,能力診斷的變化為學習成效的重點指標,與校務研究資料庫整合。
銘傳大學前程規劃處 王智立處長 校內UCAN就業職能平台之實施應用,利用UCAN資料結合畢業生流向以及雇主滿意調查進行分析研究,建立校內回饋機制。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廖慶榮副教授 運用UCAN建立校內課程地圖和職涯地圖的連結,應用UCAN專業職能及數據發展職能導向課程,建立成果導向的教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學卓越中心 王妙媛主任 運用UCAN建立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程地圖、職涯輔導機制,並導入校務資訊之運用。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網路與資訊中心 陳見生主任 介紹結合UCAN的校內課程地圖,並納入證照、升學及就業地圖,並介紹校內應用UCAN職能養成教學回饋功能學生填答結果反饋至課程改善。


圖1.:交流研習會《北區》東吳大學分享實況

圖2.:交流研習會《北區》,珍貴的實務經驗分享及交流座談

圖3.:交流研習會《中區》玄奘大學分享實況

圖4.:交流研習會《南區》銘傳大學分享實況

本次於研習活動中分享之UCAN計畫辦公室與各校簡報將於11月底放置於UCAN平台【檔案下載】處,屆時歡迎老師們下載運用!

數位科技將掀起另一波教育革命

文/UCAN計畫辦公室

數位科技將顛覆典型工作型態

你知道嗎?根據Freelancer Union一項於2014年的調查,在美國有高達5300萬的非典型就業勞工(contingent worker),包含部分工時、臨時、派遣或外包人員等,比例已占總勞動力的34%,亦即將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所從事的工作是非傳統定義內的固定工作,也是我們常聽見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這個數據背後隱含,在數位時代趨動下,僱主逐漸傾向僱用非典型勞工;反之,勞工亦逐漸接受非固定僱傭型態的工作,進而促進勞動條件及僱用關係的流動並越趨彈性。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刺激之下,科技的創新及數位化正逐漸重塑我們的公眾、個人及職業生活,而數位科技及媒體正處於這一波革命的核心。截至2015年為止,全球擁有數位身份使用者人數已達到30億的網路使用者、20億活躣的社群媒體使用者,以及超過16億的行動裝置用戶帳戶數。

在一項由世界經濟論壇主導的計畫「數位媒體對塑造未來社會的影響」(Shaping the Future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Media for Society),探討人們在接觸及使用數位媒體的後果及影響。

研究發現,人才交流平臺,例如Upwork , TopCoder和Tongal等公司,也加入促成企業與自由工作者之間的媒合,提供自由工作者可以更彈性的完成工作。這也象徵著「零工經濟」(gig economy)時代的來臨,工作者可能不再有固定的工作內容或從事全職工作,只要善用網際網路和行動技術在規範的時間內完成特定工作即可,工作時間和地點靈活性高都較傳統工作高。

根據「勞動力2020」(調查問項為多選題)研究報告,目前全球有高達83%的受訪公司使用未固定工作者,另有41 %曾僱用獨立承包商、兼職、臨時或合約員工,有34%曾僱用顧問,35%僱用間歇性員工(intermittent employees),以及40%曾僱用實習生。

上述研究結果代表雇主和員工之間的關係將產生重大改變,人才進出組織將變得更加頻繁,工作流動性提高,促進生產力和競爭力真正的變化。

也因此求職者必須轉型為更加彈性、靈活,以適應未來與日俱增的非固定型態工作的多元性──無論是作為一位全時、部份工時、派遣或外包員工。

上述因數位化帶來的工作型態及人才類型的轉變,也將促成更高的經濟效益。另一項最近由麥肯錫公司發表的分析聲明,通過線上人才平臺的配對,在2025年前可以促進全球2.7兆的GDP成長,其最大的增益將來自因平臺的媒合而得以充份使用的閒置人力,以及兼職人員可因此增加的工作時數,其餘部分則來自更高的就業率以及經由快速工作配對而提升的生產力。

未來所需的能力

數位化促進固有工作的解體,使未來的工作型態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因此對於從事數位科技等技術職缺的需求更形龐大。一項由麥肯錫公司研究表示,在2020年到來之前,全球將短缺約380萬至400萬的技術工作者,並且面臨約900萬至950萬 低技術工作者潛在過剩的問題。

數位化帶來了工作上的便利性並增進工作生產力及效率,但因為數位化而帶來的勞動力結構改變,未來因數位化使得工作上所需的技能也急待更新提升,都是當前的僱主及工作者都需正視的議題。

針對此趨勢,說明未來的人才為了適應工作環境的需求,第一,將必須具備資訊科技能力,第二則是跨域整合的能力。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3月發表了一篇「教育的新視野」(New Vision for Education),也指出透過數位科技及技術,更應該培養學生的軟實力,因而提出16項適應未來社會及工作所需的共通性技能,依三大類分別為基礎讀寫(foundational literacies)、職能(competencies)以及人格特質(character qualities)。值得留意的是,學生是否具備資通訊能力,與識字、運算、科學、財務及文化敏感度等,都被歸類在基礎讀寫技能,作為處理或解決日常工作重要的一項基本能力。

如同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在接受本年11月《天下》雜誌的專訪指出,未來程式邏輯跟國、英、數一樣都是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而許多大學校院也已先從開設撰寫程式或APP等課程開始,教授非本科學生簡易的程式操作或培養學生數據思維。

此外,當工作與工作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人才進出不同組織更趨於頻繁,為因應工作環境的變遷,學校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也必須具備跨域連結的能力。

目前許多大學校院也已積極發展校內的跨域課程,透過跨領域學程、學分學程、或是第二專長等設計,鼓勵教師聯合不同專業進行課程整合、協同教學,放寬學分數限制及修課修件,打破系科藩籬,提供學生更加多元、彈性的課程選擇。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勢洶洶,也激起關於如何在學校體制內培育「未來所需的能力」的眾多討論。學校教育究竟如何教授現在可能還未存在的工作能力,善用科技資訊帶來的創新及優勢,並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成為當前最大的挑戰及課題。

資料來源:
  1. World Economic Forum,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Implications in a Hyperconnected Era http://reports.weforum.org/human-implications-of-digital-media-2016/ 
  2. World Economic Forum, New Vision for Education: Foster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hrough Technology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new-vision-for-education-fostering-social-and-emotional-learning-through-technology/
  3. 《天下》雜誌第610期,台灣 重新定義明日的人才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247

撰寫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人才發展研究組副管理師許君禪

2016年9月29日

「應用UCAN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第二輯

UCAN平台從98年建置研發至今,除了向各大專院校推廣運用平台的興趣探索、共通/專業職能診斷功能外,近幾年,我們也不斷向各校教師們廣宣-如何應用平台的新功能及職能資源回饋教學至校內的教學規劃及課程發展,以及如何應用學生於UCAN平台累積的龐大診斷數據資料,協助各校建立以實證資料為本的教學品保機制,使學生能於在校時期更有目標、動機的加強其職場就業相關職能,提高個人職場競爭力。

本期電子報將延續上期主題「應用UCAN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特輯,說明UCAN在「教學評估及回饋」上之多元應用方法及幾所學校的實際作法給各位讀者參考!此外,也揭露了近期UCAN計畫團隊為推廣UCAN平台及推動UCAN連結教學應用,舉辦的相關實體活動與粉絲團抽獎活動。

未來,UCAN將持續透過各廣宣管道提供國內各大專校院從事教務、教學及課程發展相關之師長,多元有效運用UCAN連結教學的資訊與作法,也將努力提供更多元的與學生職涯發展、高教發展相關的訊息給大家,希冀透過你我的努力,能讓學子的就業未來更美好!

UCAN平台改版優化,行動版網頁上線!!

UCAN為提供使用者更便利以及舒適的使用環境,因應9月新學年的開始,新版網站已上線,目前新版網頁已新增「職業查詢功能」、「職業興趣探索英文題本下載」、「Holland Code歷次診斷結果」,並於後台「提供102學年畢業後一年學生與其在學最後一次UCAN診斷分數串檔結果」,及開發出「行動裝置版網頁」,以及優化UCAN平台首頁框架等,各項功能調整詳細說明如下:

一、前台更新以及優化功能

  1. 頁面主選單以及框架調整:主要針對首頁Banner、主選單列、訊息公布區塊等進行結構重組,營造更友善的導覽頁面以及更豐富的職能與職業資訊。
  2. 新增職業查詢功能:可利用關鍵字,或依學科類別、系所名稱進行職業查詢,亦可選擇不同職涯類型、就業途徑,或勾選符合之條件進行職業查詢,讓使用者能更輕易找出自己想瞭解的相關職業資訊。
  3. 職業興趣探索新增英文版題本下載,以因應各校日益增多的國際生使用之需求。
  4. 新增「職業性格類型(Holland Code) 歷次診斷結果」:於「諮詢及診斷紀錄」>歷次診斷結果>職業興趣探索,新增Holland Code 歷次診斷紀錄(只記錄最新的四次)。 

圖1:主要針對首頁Banner、主選單列、訊息公布區塊等進行結構重組,並新增職業查詢功能,營造更友善的導覽頁面以及更豐富的職能與職業資訊

二、後台更新以及優化功能
  1. 開放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報表下載:提供102學年畢業後一年學生與其在學最後一次UCAN診斷分數串檔結果。路徑為後台管理>報表下載>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

三、其他新增功能

行動裝置版首頁:為利學校能更順利地推動學生UCAN施測,學生可利用行動裝置上網登入UCAN平台進行診斷,不受限於校內電腦環境設備之限制。

以後我們也將繼續蒐集使用者意見回饋持續進行平台精進,希冀能提供使用者更便利以及友善的平台使用環境。

跟著UCAN抓寶趣,抓出你的人生職涯~活動熱烈進行中!

你的人生還在漫無目的地抓寶嗎?早點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你也能像鯉魚王一樣進化成暴鯉龍唷!

快按讚加入UCA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can100/),並透過UCAN平台測出你所適合的職涯類型,留言告訴我們你未來想要的職業,就有機會抽中全家禮券喔!活動時間自9月12日至10月2日止。

《活動辦法》
步驟一:按此篇活動讚
步驟二:透過UCAN平台完成職業興趣探索測驗,找出最有興趣的職涯類型
步驟三:透過專業職能查詢找出自己最有興趣的職涯類型下的就業途徑與相關職業
步驟四:依指定留言方式留下你未來的職業: 『我測出的職涯類型是_____,就業途徑是____,我想要選擇______當作我的未來職業』 快跟著大家一起來UCAN平台抓寶吧~ https://ucan.moe.edu.tw

推動UCAN教學多元應用,建構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規劃 -105年「UCAN應用交流研習會」即將展開!!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普及化、市場化、國際化、少子化及數位化趨勢,各大專校院的教育品質、學生實務能力培育及自主治理,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而為回應各界對於人才議題的呼籲及教育部對於大專校院教學發展及人才培育的期待,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動迄今,歷經建置、推廣,並在教育部的指導下朝向教學、輔導、學習成效回饋整合,及連結校務研究的深度應用模式推進,在此階段,各校推動應用UCAN資源於教學規劃發展、評估回饋及校務研究之經驗交流與分享更顯殷切。

因此,UCAN計畫辦公室將於11月7日、9日、11日辦理北中南UCAN應用交流研習會,邀請合作學校代表前來分享「應用UCAN職能改善原有教學規劃、課程」之經驗,或「經由UCAN數據資料分析,得到的有關學生學習成效相關因素」的研究成果,促動更多大專校院建立「以能力/實證為基礎,持續改善之學習成效評估機制」,希望藉由各校間相互觀摩、交流,發揮UCAN平台實質推動效益。歡迎有興趣的教師隨時注意UCAN平台首頁相關活動消息公告!

UCAN在「教學評估改革」上之多元應用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目前UCAN平台在各大專校院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職業興趣探索、職場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等診斷功能,學生除了可透過上述這些功能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及與能力缺口之外,老師們也可以透過平台的職能資源,瞭解產業人才所需能力,回饋教學及課程活動規劃,一直是我們不斷想向各校傳達的概念;另外,UCAN自98年建置至今,已累計學生使用者帳號數約250萬、施測數約360萬人次,而協助學校運用這些龐大的數據資料,形成以實證資料為本的教學品保機制,也是這兩年來我們不斷在努力的事!以下將介紹UCAN在教學評估改革上的應用方式。

學校可運用UCAN 在各項教學評估改革之目的上,協助學校建立以能力/實證為基礎,持續改善學習成效評估,也可依使用需求,靈活個別選擇應用,只要依據「可以這樣做」的具體做法操作,便可以連結至數種「可以這樣用」的衍生應用。


應用UCAN發展評估工具

UCAN可以這樣做

學校可彈性運用UCAN 職能,設計以能力為導向之教學評量問卷,UCAN 職能可作為問卷架構或據以訂定更細緻的衡量項目,作為個別課程的評量回饋,或應用於校/系學生整體能力養成的趨勢追蹤。


應用UCAN蒐集評估資料

UCAN可以這樣做

UCAN 平臺提供與學習成效評估相關功能包括,職業興趣探索、職能診斷(含共通及專業職能)、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以及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等。 此外,在後臺管理功能並提供各式診斷報表下載,包含即時報表、排程報表及智慧分析報表等,供學校依需求進行學生學習成效資料蒐集。



應用UCAN評估回饋教學

UCAN可以這樣做-運用UCAN報表回饋各級課程委員會運作

透過UCAN 產出的各式報表及數據,追蹤學生在學能力的養成,並連結畢業生流向調查,透過數據分析、回饋,分層提至校內課程委員會討論,並依檢視結果,調整校/系的教育目標、核心能力、系所職涯進路,或檢討改善課程。

UCAN可以這樣做-運用UCAN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功能進行課程檢討

運用UCAN 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二維分析,進行課程檢視,以學生職能表現及課程/ 活動充分度,協助系所找出需改進的課程。在校務管理應用面,可運用於檢視校內各系所的整體職能強弱與課程之間的關係,作為教學資源分配的參考建議。


衍生應用

依據系所學生整體興趣探索診斷結果,並參考畢業生流向調查,協助系所盤點與系所相關的就業途徑,校準系所定位、職涯進路及核心能力。


衍生應用
  • UCAN提供學校學生「興趣」及「能力」相關數據,可進一步結合校內其他校務資料,例如: 學生客觀成績、活動參與狀況、課程回饋的問卷、畢業生流向調查及雇主滿意度調查等,進行分析應用,以回饋學習成效及課程的評估。
  • 運用UCAN產出報表進行數據分析,依學生表現之興趣傾向或能力強弱,反饋課程的教學及內容設計。
  • 依據課程盤點及數據分析結果,進行教學人力及資源等的適切性配置。


聽他們說,UCAN可以這樣用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的專業領域六大核心能力與UCAN的共通職能及部分專業職能構面內涵相似,在逐一檢視UCAN之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的所有構面與其題項後,以引用、編修/改編,以及新增題項的方式,發展出「醫學系專業職能評量」。歸納醫學系專業職能評量結果之應用價值包括:提供施測學生客製化雷達圖以瞭解自身及與同儕比較之專業職能達成程度、結合課程地圖作為正式課程選課依據、依現階段專業職能落點來規劃主動學習機會,以及作為畢業後住院醫師訓練期的自我強化專業職能依據。除了以現有資料持續考驗醫學系專業職能評量的信、效度之外,期許未來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校內、外醫學生施測,以逐漸建立臺灣本土醫學生專業職能評量標準。


銘傳大學

為了深化運用UCAN職能資源於學生學習成效的長期追蹤,銘傳大學推行普及職能診斷,以UCAN診斷及校內發展之大學生職能量表為依據,協助學生自我審視並進行課程及專長養成規劃。除持續推動職涯輔導工作之外,同時進行兩項加值應用,分別於雇主滿意度調查及畢業生流向調查結合UCAN共通職能題項。未來,將全面推動系所共通職能課程改進,配合共通職能診斷與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調查問卷,針對系所學生不足之共通職能,進行課程檢討。並進一步結合畢業生動向追蹤機制與UCAN資料,研析在學時之施測結果、職涯規劃與就業建議之成效。


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科技大學推動共通職能融入專業課程,因此,為瞭解推動共通職能融入課程的成效,及比較跨學院間不同性質之學生的成果,於103學年度第2學期針對參與院核心職能課程之學生實施「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問卷,以參與院核心職能課程共1,363 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由受調查的學生整體共通職能的平均得分,推論能力與課程之間的關係,並在資料分析後發現,有效的課程設計確實可以培養學生相關職能,此外,共通職能之養成需經由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相互配合,通常無法靠單一系列課程即可達成目標。

花絮報導! 「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系列實務工作坊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協助各大專校院了解如何應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之職能資源發展課程地圖及課程設計,並收集教學回饋提供學校與系所進行教學改善與校務資料分析,UCAN計畫辦公室於6月底及8月底針對欲實際導入UCAN職能資源於教學規劃之系所教師及相關人員,辦理北中南分區兩階段「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系列實務工作坊」,活動採分組個案實作方式進行,輔以「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工具」,共計約有23校、32系所、68名各校系所教師與負責教師教學發展或校內各院系所課程發展相關單位人員與會參加。

本次工作坊以實作演練為主,請參加人員攜帶所屬系所之基本資料,課程內容主要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一、 UCAN在教學規劃發展上的應用:包含系所定位/教育目標檢視、運用UCAN規劃系所職涯進路、運用UCAN檢視核心能力/系所核心能力對應UCAN職能、運用UCAN進行課程盤點、發展課程地圖、設計實務課程等。

二、 UCAN在教學評估改革上的應用:包含UCAN「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功能及應用、「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功能及應用、應用報表分析回饋調整教學課程。

圖1.:系列實務工作坊規劃

為使工作坊的參加人員能更立即運用UCAN職能於教學應用上,UCAN計畫辦公室在課前即提醒學員務必攜帶所屬系所之基本資料,包含系所定位、教育目標(培育人才目標)、系核心能力指標、全系開課科目表等,並於課程中說明、帶領與會學員運用UCAN檢視/調整該系所現行教育目標、訂定系所職涯進路、具體化系核心能力、完成核心能力與具體職能的對應、運用職能進行課程盤點,並運用學生新功能診斷數據報表分析回饋至原系所的課程地圖與教學規劃,讓各系所代表在參與工作坊的過程中即能產出成果,也使其瞭解如何將此階段性成果回校進行溝通及導入應用。

UCAN辦公室為了讓各大專校院教師們日後在應用UCAN職能於教學規劃上能更為方便,也開發了一套「UCAN應用教學規劃發展」小工具供學員於課堂上先行使用,並預計於測試完成後正式上線。調查此次系列工作坊參加系所目前推動UCAN在教學規劃發展上的執行情形,其中有將近20系所回覆已應用或預計應用UCAN於教學規劃發展。

本次系列工作坊講義已於UCAN平台開放下載,如欲下載研習講義請見以下網址:
  1. https://ucan.moe.edu.tw/News/download1.aspx?id=88
  2. https://ucan.moe.edu.tw/News/download1.aspx?id=89

歡迎老師們下載運用!

圖2.:系所核心能力對應UCAN職能說明。

圖3.:各小組代表分享演練成果實況

掌握產業關鍵職缺 ─2016-2018年經濟部工業局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報告

資料整理:UCAN計畫辦公室

臺灣年輕人的失業率自2000年起,受到全球化的影響,產業結構改變,2015年臺灣20-24歲族群的失業率達12.59%,相較其他年齡層失業率相比高出一大截,與整體失業率的比值,也都維持在3倍左右,且臺灣的青年失業率高於亞洲的日本、南韓與新加坡。剛從校園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覺得工作難找嗎?其實,你知道有許多企業雇主更感嘆找不到人才,面臨「徵才困難」的情況嗎?若能夠在踏進職場前,就知道哪些產業最好找到工作、企業最需要人才的哪些能力,提前做好準備,就能讓自己的專業能力迅速滿水位!

為提供在校青年第一線的產業訊息,2015年度經濟部工業局針對智慧機器人、自行車、IC設計、智慧手持裝置、雲端服務暨巨量資料、數位內容、調理食品、石化、設計服務、資訊服務等10 項產業所進行的專業人才需求調查結果,明確指出各產業在2016-2018三年內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類別、職缺及關鍵能力需求。調查指出,我國產業未來將因大智移雲(大數據、智慧裝置、行動應用、雲端運算)市場契機、科技整合驅動、以及高值化轉型趨勢等三大面向,帶動產業專業人才需求趨勢,以下分別進行摘錄說明:

(一) 在大智移雲的新市場契機下,電子資訊、知識服務產業人才需求維持高檔

依據2016~2018 年各產業人才需求量化推估結果,可以發現電子資訊、知識服務類型產業,包括IC 設計、智慧手持裝置、數位內容、雲端巨量、資訊服務、設計服務等,專業人才每年新增需求至少約為1,000 人。同時,各類型產業亦從不同面向切入,掌握市場契機。

雲端巨量、資訊服務著重軟體面,雲端業者投入物聯網系統/ 平台開發,因此需要系統架構人才、資料庫人才、資安人才。資訊服務針對特定領域顧客需求提供行動化、雲端化的軟體開發,以及商業模式設計等專案服務,因此需要軟體類人才、巨量資料分析人才。

IC 設計、智慧手持裝置從硬體面切入研發,IC 產業投入符合穿戴裝置及物聯網裝置需求之感測器晶片開發,需要IC 設計人才、韌體設計人才。智慧手持裝置因應產品多樣化,需要機構設計、電路設計人才、工業設計人才投入產品設計工作。

數位內容與設計服務等產業需要企劃類、設計類人才,投入產品/服務內容元素的構思與製作。數位內容產業則因應微應用(例如:行動影音、行動遊戲)商機,需要遊戲/ 數位教學設計師、編劇/ 編導等企劃人才。

在社群經濟、電子商務趨勢下,設計服務產業需要視覺傳達背景之設計人才,投入結合APP 以及網站開發之多媒體應用設計專案。同時,智慧手持裝置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殷切,亦需要工業設計人才,開發符合時尚風潮的產品。

(二) 金屬機電類產業結合電子、資訊類等跨領域人才,創新產品及服務

智慧機器人產業因應智慧家庭、生產力4.0 等新的複合型領域之挑戰,業者需要機械工程師、電機/ 電子工程師之外,也需要軟體開發及程式設計人才的共同投入智慧系統整合之研發工作。

自行車朝向電子化與智慧化發展,例如U-Bike 結合資通訊推出租賃系統、傳統變速器、避震器等零組件結合電子技術提升性能。因此,研發設計人才未來也需要結合電子、電機與資訊等領域進行產品/ 服務開發工作。

(三) 民生化工產業朝高值化發展,需要洞悉市場需求之研發人才

食品產業為掌握多變的消費趨勢,需要可以掌握在地消費者偏好的產品研發人才,開發具特色產品,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石化產業加速高值化轉型,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需要具有下游共同應用及整合能力之高階產品研發人才。

資料來源:
  1. 產業人力供需資訊平台 http://theme.ndc.gov.tw/manpower/cp.aspx?n=FBEE0F64621EF13C&s=BC0498EE81BDCBB6
  2. 摘自2016-2018經濟部工業局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報告

2016年6月20日

推動UCAN連結教學、提高學生就業力 -105年「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系列實務工作坊」揭開序幕!!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普及化、市場化、國際化、少子化及數位化趨勢,各大專校院的教育品質、學生實務能力培育及自主治理,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本特輯提供國內各大專校院從事教務、教學及課程發展相關之師長,多元有效運用UCAN連結教學的作法,同時為有效推動UCAN連結教學,UCAN計畫辦公室於6月及8月底針對欲實際導入UCAN職能資源於教學規劃之系所教師及相關人員,辦理北中南分區兩梯次「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系列實務工作坊」,此次活動受各校熱烈迴響,共約計有26校,40組(系所),90人次報名。

UCAN計畫辦公室將於工作坊期間,帶領與會師長並提供有效的應用工具與方法,協助師長逐步漸進的運用UCAN職能完成所屬系所課程盤點及發展課程地圖,並將完成之成果回校進行導入應用及擴散,期望能實施於106學年之課程。

UCAN在「教學規劃發展」上之多元應用

文/UCAN計畫辦公室

除了透過UCAN興趣探索、職場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的資源與功能,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及與能力缺口之外,老師們也可以透過平台功能及資源,瞭解學生能力現況進行職涯及專業學習輔導、瞭解產業人才所需能力,回饋教學及課程活動規劃,一直是我們不斷想向各校傳達的概念。以下將介紹UCAN在教學規劃發展上的應用方式。

學校可運用UCAN 在各項教學規劃預計發展之目的上,也可依使用需求,靈活個別選擇應用,只要依據「可以這樣做」的具體做法操作,便可以連結至數種「可以這樣用」的衍生應用。


應用UCAN規劃職涯進路

UCAN可以這樣做
依據系所/學程的教育目標及發展特色,參考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選擇對應UCAN 就業途徑,即可查詢各就業途徑所需資格、職能( 近1500多項) 及相關職業( 近1000 項),可作為系所/學程培育目標人才的能力養成方向。


衍生應用
運用UCAN 各就業途徑訊息,可提供學生專業職涯及職業諮詢
  • 在專業學習面,可利用UCAN 之職能資訊及診斷功能,協助學生能力養成規劃。
  • 在職業諮詢面,可利用UCAN 之職業資訊、執業資格、技能檢定或教育部採認之民間證照等,協助學生了解工作世界,選擇適合的職業。

應用UCAN檢視核心能力

UCAN可以這樣做
運用各職能項下之工作任務、工作活動、具體行為及知識技能,檢視、新增、調整系所核心能力或作為內涵說明,同時,建立核心能力與專業職能的關連對應,以具體化核心能力。


衍生應用
在建立核心能力與UCAN專業職能的對應後,學生在UCAN 平臺專業職能診斷的施測結果,可轉換為學生系核心能力診斷分數,即可呈現於學習歷程檔案中,協助學生明白自我能力學習達成狀況以及能力的缺口,瞭解修習相關課程或參與活動,可養成的核心能力及職能。

應用UCAN發展課程地圖

UCAN可以這樣做
以UCAN 職能/ 知識技能與學校課程進行雙向對應後,可以職能/ 知識技能或以課程出發盤點課程,評估課程是否需增刪調整,並展開課程地圖。


衍生應用
  • 彙整所有養成相同職能/ 知識技能的課程,依職能養成的邏輯,排列教授的順序,展開課程模組。
  • 教授相同職能/ 知識技能課程的教師,即可進行協同教學及評量活動的設計與分工,以確保學生修習完畢該課程模組,確實可養成該項職能。
  • 運用UCAN 的職能、知識及技能,進行系所現有課程的檢視對應及增刪調整。
  • 建立職能與課程的連結後,可於選課系統內納入說明,使學生瞭解各課程可養成哪些具體能力,促發學生擬定學習目標及提高學習動機。
  • 建立職能與課程的連結後,教師可發揮本身專業,依學生學習及能力狀況,給予學生選課諮詢及學習輔導。


設計實務課程

UCAN可以這樣做
學校教師可運用UCAN 所提供的產業所需職能資訊於課程教學目標設定及評量設計,透過職能接軌產業需求,貫穿教學目標及學習成效評量,發展重點一致、環環相扣的教學模式。

衍生應用
  • UCAN 專業職能可提供教師用於設計總整課程,使學生透過課程的設計,總結過去所學,並衡量學生是否具備並能展現整合性的關鍵能力,作為銜接未來就業或升學的準備。
  • 以職能作為課程設計依據,發展實證考訓合一的課(學)程。
  • 運用UCAN 職能發展職能導向課程,並申請勞動部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勞動部職能發展應用平台iCAP:http://icap.wda.gov.tw/)。


聽他們說,UCAN可以這樣用

國立嘉義大學
為縮短學用落差,國立嘉義大學運用UCAN 建立升學和就業的職涯進路圖,具體成果展現於將職能的思維導入課堂與非課堂的學習規劃,促使系所根據UCAN 就業途徑以及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經會議機制討論與決議,回饋系所的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課程規劃與設計的改善之中。此外,系所並藉由對應相關就業途徑,提供學生專屬的學習地圖,讓學生明白各項課程、學習活動與就業途徑的關聯性,協助學生分析未來就業競爭力,並提供修課與職涯建議。最終,系所藉由建立就業途徑與課程的關聯性,督促教師調整教學方法與評量方式,聚焦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學生就業職能。

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秉持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依據教育目標及UCAN 職能資源,建立教學品質保證機制。透過5C 地圖,包含課程地圖、開課地圖、選課地圖、能力地圖及生涯地圖進行課程再造,並以能力地圖(Capability Map,C-Map)為核心,建置教師課程綱要、教學計畫系統,及教學與評量機制。系所並運用UCAN 職涯類型及就業途徑發展職涯進路圖,結合UCAN 診斷結果提供學生選課建議及工作媒合,協助學生瞭解個人能力取向,提前進行生涯規劃,整合學習與生涯發展目標。

花絮報導! 104學年度「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工作坊

文/UCAN計畫辦公室

許多在大專院校內從事第一線實際教學工作者,像是:教師、教師發展以及課程發展規劃人員…等,對於如何應用UCAN職能及其他職能資源進行課程盤點及發展課程地圖及進行職能導向課程規劃,存有很大的使用需求。

為協助校內第一線教學人員了解UCAN職能如何對課程規劃提供實際應用,UCAN計畫辦公室於4月25日~5月3日分別於北、中、高雄等三地辦理「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工作坊,共約計90校,160名各校系所教師與負責教師教學發展或校內各院系所課程發展相關單位人員與會參加。

工作坊課程內容共分成3大部分:
一、 職能概念及職能資源,包含職能基本概念、國內外職能資源及UCAN平台簡介。
二、 UCAN平台教務應用,包含應用UCAN於教學規劃發展及教學評估改革。
三、 運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及實作演練,包含應用UCAN聚焦系所職涯進路、建構系所核心能力、進行課程盤點及發展課程地圖。

為使工作坊的參與人員能把實際應用方式真正帶回去,UCAN計畫辦公室在課程展開之前,就已將學員背景專長納入學習成效考量因素,根據不同領域專長進行分組、準備小組實作案例參考資料,並且為了讓老師們日後在應用UCAN職能於教學規劃上能更為方便,UCAN辦公室也開發了一套UCAN教學應用小工具供學員於課堂上使用,以確保參與者能在工作坊的實作演練過程,熟悉如何利用UCAN職能資源訂定系所職涯進路、核心能力、進行系所課程職能盤點,發展以能力為導向的系所課程地圖;並在工作坊結束之前,以上台分享的形式協助參與者分享交流演練成果。

本次職能導向課程工作坊講義已於UCAN平台開放下載,如欲下載研習講義請見以下網址:https://ucan.moe.edu.tw/News/download1.aspx?id=85,歡迎老師多加利用!

圖1.:UCAN教學多元應用說明
圖2.: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工作坊,小組實作演練,討論氣氛熱絡。

圖3.:各小組代表分享演練成果實況

104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強調「提升辦學成效」與「培育高階優秀人才」

文/UCAN計畫辦公室  104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於105年6月23、24日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行,並邀請各公私立大學校院主任秘書、教務長、總務長及相關業務承辦人與會共同研討。

由於受到少子女化衝擊,高等教育正面臨著招生不足、財務危機、經營變革等困境,如何整合高等教育資源,推動學校多元發展,提升學校永續經營之道,成為學校應積極面對與處理的課題,今年度會議以「多元人才●創新轉型」為主軸,邀請學者專家針對相關議題進行專題座談及分組座談之經驗交流,提升辦學成效與多元培育高階優秀人才。

本次會議以「校務創新與永續經營」專題座談開場,接下來安排分組座談,並以區分教務面、經營面等2面向進行同時段分組座談(共8場),使學校能透過實務經驗交流,獲得寶貴校務經營經驗。

會中分組座談及「高等教育發展」業務報告中,皆有運用相關數據資料,創新大學校務管理等相關議題說明與討論;其中的分組座談四,(4-1).教學面邀請逢甲大學彭德昭學務長及銘傳大學王智立前程規劃處處長與談學校推動畢業生流向調查之加值應用,分享如何推動畢業生流向問卷追蹤事宜,以及妥善運用所追蹤的畢業生流向發展結果,與校內現有學生歷程、職能診斷資訊進行整合,以瞭解學校所培育的人才之發展方向,並適時調整校內教學單位之教學規劃與方向,這與UCAN計劃近來積極推動各大專校院應用面向相符。


UCAN平台是以產業職能需求為依據,結合職涯探索、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畫,並推動職能應用於教學與學習活動,以協助縮短學用落差、提高學生就業力,且截至105年6月已累計使用者總帳號約252萬,累計施測逾321萬人次。UCAN近年來積極推動各校應用UCAN職能資源於教學規劃發展,並開發了「職能養成教學能量回饋」、「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兩項新功能,目的都是為了鼓勵各校應用學生於UCAN平台診斷數據資料回饋至校內教學規劃,協助學校以證據為本,藉此提升辦學成效。

資料來源:
  1. 104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6/23登場 http://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A321BD2951CE6EAE

2016年3月28日

原來UCAN可以這樣用!? 104年《UCAN學校案例集》歡迎下載點閱!

文/UCAN計畫辦公室

UCAN平臺已廣泛推廣並運用於全臺各大專校院教育現場,觀察各校應用UCAN正由職涯輔導朝向教學、輔導、學習成效回饋整合,以及連結校務研究的深度應用模式推進。因此,各校亦開始思考回歸學生本位的課程設計,並從需求與問題出發規劃,以提升學生能力、重視學習成效為本的資源架構,積極落實產學合一、產學接軌的目標。

上期程UCAN計畫辦公室透過定時、不定組之追蹤、分析及比較,萃取我國共計30所大專校院(學校列表如下表)應用UCAN之示範經驗,並歸納本期程案例學校之關鍵應用模式(請見本期【UCAN可以這麼用】專欄),期望能提供作為借鏡以彌補推動缺口。欲知各校分享校內推動UCAN的寶貴經驗,請至UCAN平台「經驗分享」專區點閱參考!

網址: https://ucan.moe.edu.tw/News/share.aspx
大學校院體系 國立/私立 學校名稱
一般大專校院 國立 國立宜蘭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私立 銘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長榮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實踐大學、逢甲大學、玄奘大學、東吳大學、亞洲大學、中原大學
技專大學校院 國立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私立 龍華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中州科技大學、吳鳳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醒吾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

105年「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工作坊開始報名囉!!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協助學校從能力培育觀點出發,透過職能的深度應用,擬定「能力導向的學習規劃模式」,引入UCAN職場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等整體性的職能參考資源,協助課程規劃者能以產業需求的職能做為參考資源工具,提供學生未來學習發展之職涯進路及課程地圖,並透過學生學習成效及經驗的連結分析,回饋教學。並為協助校內第一線教學人員,例如:系所教師、教務單位、教師發展以及課程發展相關單位主管等,了解UCAN職能如何對課程規劃提供實際應用,UCAN計畫辦公室將於4月25~29日分別於臺北、臺中、高雄等三地辦理「應用職能發展課程地圖與教學回饋工作坊」。

 期望透過本次工作坊之辦理,讓參訓人員達到下列目標:
1. 能應用UCAN及相關職能資源,進行課程盤點及發展課程地圖。
2. 能應用UCAN及相關職能資源,回饋學校與系所進行教學改善與校務分析。

為使工作坊的參加學員能把實際應用方式真正帶回去,UCAN計畫辦公室在 課程展開之前,將根據學員所屬領域專長進行分組、準備小組實作案例參考資料,以確保參與者能在工作坊的實作演練過程,熟悉如何利用職能資源訂定系所職涯進路、核心能力、進行系所課程職能盤點之步驟及原則。

本次活動一律採用線上報名,網址 https://goo.gl/FkmeR8,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4月11日(星期一)中午12:00截止,歡迎有興趣的大專校院教師上網報名!

UCAN於各校之應用模式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目前全臺159所大專校院均已全面建置總管理帳號,其中約七成學校應用在學生職涯輔導,應用於教務課程面及學習輔導的學校比例約佔三成,另約有四成學校將UCAN整合於校內其他系統(例如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進行導入應用。

觀察103至104學年度各校應用UCAN正由職涯輔導朝向教學、輔導、學習成效回饋整合,以及連結校務研究的深度應用模式推進。與102學年度相比,103學年度之整體診斷成長率皆有大幅上升,其中專業職能診斷的成長百分比最高(25%),該年度整體診斷人數已達72,467人,興趣探索診斷次之(14%),當年度人數累計達213,686人。此數據顯示學校已注重回歸學生本位的課程設計,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的,並重視學習成效。

過去一年半,UCAN計畫辦公室透過追蹤、分析及比較,彙蒐共計30所大專校院(一般大學校院及技專大學校院各15所)應用UCAN之示範經驗,對UCAN帶來之效果進行描述、歸納與解釋,並尋求回饋未來政策及平臺精進之方向。

在彙蒐之案例學校中,歸類於「職涯輔導發展」主題下之學校共計10所,「教務整合應用」主題下共計10所,「職能導向教學」共計5所,「數據分析回饋」共計5所,各校應用案例完整資訊,已置於UCAN平臺經驗「分享專區」。

本次案例彙蒐,主要依循「職涯定向-規劃學習路徑-強化職能實踐-系統化回饋」之脈絡設計。歸納各校應用模式及重點主題如以下四項:
(一) 職涯輔導發展 運用UCAN之職能資源或平臺功能(興趣探索、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畫),發展校內職涯輔導工作或職涯課程。
(二) 教務整合應用 結合校內核心能力、課程地圖、學習歷程檔案等,以系統性的串連及整合,發揮教輔相成之效益。
(三) 職能導向教學 職能導向課程之發展、設計與實踐。
(四) 數據分析回饋
1. 運用UCAN平臺兩項新增功能「職能養成教學能量回饋問卷」或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進行學習成效回饋分析。
2. 透過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串連UCAN之職能資源或平臺功能(興趣探索、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畫),作為回饋校務規劃之參考。
以下歸納本期程UCAN透過各式宣導、輔導途徑引導、促發學校變化的過程及重點發現:

(一) 職涯輔導發展
應用UCAN提高職輔工作的深度及廣度,協助培訓學校內部職輔人員,促使職輔專業分工。此外,更協助系所導師,應用UCAN職能輔導學生就所屬專業面向給予專業學習、選課諮詢

(二) 教務整合應用
近年來學校應用UCAN,己由過去僅限於輔導諮詢功能逐漸過渡至及整合輔導及教學面的綜合應用,並呈現往發展教學品質保證機制及學生學習成效檢核之趨勢前進。部分學校已透過校內資訊系統的串連,將UCAN興趣探索、職能診斷或相關職能資源等接合,例如建置課程地圖串接開課和選課功能,並整合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記錄學生正式課程及非正式課程學習結果的變化,最後連結就業媒合

另有案例學校趨向整合校內資訊系統並透過單一帳號整合(SSO)的方式結合UCAN平臺,除解決分門獨立的系統間互不相容且使用不便的問題,並同時降低導入UCAN的阻力。

歸納案例成果應用UCAN之價值在於協助建立「校-系所-能力-課程」的鏈結體制,逐層確立校、院、系所的學生能力指標,以目標為導向預先計劃學生應達成的學習結果,發展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再配合UCAN歷次診斷及教學回饋意見調查結果,將學生主、客觀的評量證據記錄在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中。

透過上述記錄於系統內的數據資料,藉以觀測學生長期的學習結果(如興趣及能力)變化,之後結合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狀況調查,以實證方式驗證學生表現是否趨向學校預期之教育結果,找出可歸因(attribute)於該校教學品質保證機制之因果關係,善盡課程改造的真正意涵。

(三) 職能導向教學
1. 各校應用UCAN職能推動職能導向課程,並趨向結合跨部會職能資源及政策發展,擴大UCAN使用效益。

由本期案例觀察發現,推動職能導向課程在技職體系學校仍較一般大學校院容易且應用也較普遍。然而,配合跨部會為縮短產學落差所推出的各項政策後,也促使一般大學開始正視職能導向課程的重要性,並由以實務為導向之學程,以及具有學習實作場域之非正式課程開始帶動導入。

目前UCAN平臺已介接或連結、更新跨部會人才與職能發展相關研究調查成果,如「經濟部工業局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優質工作(goog job)」及勞動部職能基準等資源,並與平臺內容適度整合,滾動式維護精進平臺職能資訊,以協助各校掌握即時產業現狀及相關部會職能資源。UCAN平臺目前已能提供學校在單一平臺掌握最新職能相關政策及資源,進一步具體建立課程與職能的連結與整合運用。

2. 部分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已能彈性應用UCAN專業職能訂定能力檢核機制或重塑課程地圖,發展適應系所特色的應用模式。

UCAN發展66項就業途徑原係基於「職類」的概念,以避免限縮學生在學時期選擇就業的多元性,惟對於部分有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學程或課程而言,UCAN的專業職能便可能無法涵蓋至精確職業。

本次案例學校中包括部分轉銜性較高,或以證照及國家考試為導向之系所或學程,對於專業職能的需求往往較UCAN所蒐納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描敘更為精細。面對此問題,案例學校便發展出適應其系所、學程及課程特色的UCAN應用模式。

總而言之,此類系所均認同職能為人才規格的標準,是學用兩端的結合,因此,為尋求能夠切入建置職能導向課程的管道,在UCAN提供的職能架構下,納入不同管道的職能資源及要求,例如國家考試、相關技能檢定規範,或與業界共同發展之職能依據等,訂定更細緻的知識、技能,再進行課程地圖的重整。

(四) 數據分析回饋
1. UCAN兩項教學回饋新功能促動各校轉向實證資料分析,並開始運用診斷數據結合校內校務資料進行學習成效研究。

衡量一所大學辦學績效及最終的教育成果,通常以人才培育的基本指標-學習成效來判斷。在本次案例學校中,已有部分學校開始嚐試以實證研究之方法探討學生學習成效。

過去UCAN在各校推動的過程中,UCAN囿於各校體質、文化及特性的不同,推動成果往往僅能觸及輔導諮詢功能,難以深入教務面,從根本引發教學及課程的反省及改革。即使多校實施UCAN大規模普測,但診斷結果即使以統計資料方式呈現,仍往往在提供給系所參考後,缺乏進一步利用。

UCAN在本年四月推出之「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及「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兩項新增功能,也直接促動案例學校使用UCAN平臺上學生自我評估調查資料,結合校內其他校務資料進行學生學習成效調查與分析。歸納數據分析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兩類:
(1) UCAN診斷結果與學生投入之客觀評估資料的結合
(2) UCAN診斷結果與畢業生就業狀況的結合

2. 應用UCAN職能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問卷題項。

如何有效檢核能力亦為學校關切之議題。本次案例學校中,能力的檢核,除了透過測量工具的設計,直接評量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或實際行為表現,也有實施間接評量,進行在校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主要應用方式有以下兩類:
(1) 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
(2) 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題項

UCAN於本年推出「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亦為一種由學生評估自我職能養成的問卷,協助學校檢視校內是否提供了對於職能養成充足與有效的課程或學習活動,此問卷設計出發點,即由單一課程鬆綁,也同時解決學校衡量權責難以界定的問題。

3. UCAN診斷資料作為學校建置校務資料庫時,關於學生學習成效數據的重要來源。

UCAN對於校務研究而言,呈現的價值即在於從職能出發,結合學生自我知覺評價調查,以及學校職能導向的教學,串連系所目標、師資、教學內容、評量以及畢業生流向等一同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形成一個回饋的循環,並促使大專校院思考蒐集分析的數據如何對接課程改革。

UCAN平臺診斷資料對於未來校務研究的應用,可預見應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與課程規劃改善之應用效益為主。UCAN平臺之診斷資料不僅可作為學生學習歷程改變之過程指標(process indicator),亦可做為學生未來畢業成就表現之先期指標(leading indicator),因此對於學校之課程設計與學習地圖規劃之參考,可產生實質助益。

未來UCAN的角色將不僅作為平臺服務的提供者,而將逐步發展以職能應用有效連結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政府各部會人才政策、大專校院教學與學習,以及產業界之人才需求,形塑一共創共享系統之推手。展望UCAN平臺的推動,期待強化UCAN結合教學回饋機制之研析價值,推動以證據為基礎的教學回饋機制,未來可預見UCAN的角色將由提供輔導諮詢的資料庫,過渡成為提供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之資料來源的資料庫,此趨勢將可能為UCAN創造加值服務,並因數據分析的結合運用帶來更多元、豐富的衍生應用模式。

UCAN平台推動大專校院職能應用

文/UCAN計畫辦公室

在臺灣,每年將近30萬大專校院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各界對於國內青年高失業率、產學落差、青年低薪等人才相關議題的關注與重視,日益殷切,因此政府各相關部會也紛紛祭出因應措施,希望能改善上述問題,同時提升青年就業力與職場身價。

教育部自98年建置「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計畫,https://ucan.moe.edu.tw ),結合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的瞭解,並透過職能自我評估,規劃自我能力養成計畫,讓學生可以在就學期間即針對能力缺口進行學習;透過平台的各項職能描述,也讓校內教師瞭解產業界需求的人才,以利其設計相關教學規劃及活動,讓學生透過在學期間校內學習活動的參與,自然就可以具備正確的職場職能,提高個人職場競爭力,讓自己在這個競爭的世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未來之路。


為回應各界對於人才議題的呼籲及教育部對於大專校院教學發展及人才培育的期待,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教學應用及管理計畫本期程除了持續協助學生做職涯探索、自我學習成效檢核及學習規劃外,也希望引導各校瞭解職場人才能力缺口及學生學習需求,推動產業職能導向之教學應用,以職能建立產學之共同訓用介面,運用「職能」做學習課程活動的規劃調整,改善教學品質,具體協助學生就能力缺口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及就業競爭力。

同時推動學校自主運用UCAN平台所收集的大學生自我學習成效資料分析運用,作為教學規劃回饋參考及支援校務管理成效之依據,並結合「學生學習經驗」甚至「畢業生就業表現」等面向資訊,預期將能協助大學在課程安排與教學輔導中,走向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個別化的學習經驗,讓收集的學生學習數據能轉成有價值的資訊做為大學教學與輔導改進作為的參考建構,落實以學生為本位之教學發展,以達到縮小學用落差的目的。

未來UCAN平台將持續優化平台功能擴充與推廣,並致力同步連結跨部會相關職能政策與資源(例:經濟部工業局優質工作、職能發展與應用推動方案…等),以在UCAN單一平台提供學校規劃教學及學生職涯輔導因應策略的參考,使各部會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在推動方面,將全力協同學校合作推動,促動學校依自我需求規劃聚焦UCAN深度教學應用,以提高教育部與就業力及職能應用相關政策措施在各校落實成效,增加平台推動價值。

工業設計師 創造你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資料整理:UCAN計畫辦公室

在全球化市場的競爭壓力及政府產業轉型政策的加速推動下,許多傳統產業因勢轉型,再加上延伸整合地方特色產業、文創產業等各領域、資通訊新興商務市場出現、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等,都讓產品設計跳脫固有的產業框架,工業設計也早已從10年前偏重設計外觀硬體,走向軟硬整合。

為加深UCAN電子報對設計產業有興趣的讀者更進一步了解工業課計師的實際職場樣貌,我們將藉由和碩聯合科技主任王啟翰的案例故事,來一窺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吧!

達人精語錄:
設計的本質都是相通的,多接觸不同領域,可以讓設計思考變的更廣更開闊,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將使用者經驗帶進設計中,經驗就是最好的設計方法。
──和碩聯合科技王啟翰 主任

工業設計師,創造美好經驗的「生活家」
一名優秀的工業設計師除了擁有設計美感,還需要懂得材料與製程、擁有市場敏感度。與其說工業設計師是一名設計師,不如說他是創造更美好經驗的「生活家」。

現今的工業設計,早已從10年前偏重設計外觀硬體,走向軟硬整合。以手機為例,過去工業設計師能夠著墨的地方除了機殼背面、側面,還有按鍵;現在外觀能夠發揮的空間變小,但相對的比過去更強調「使用者經驗」。

「消費者購買產品已經不是看外表,而是它能為生活帶來什麼變化,設計能夠展現的場域逐漸改變。」和碩聯合科技設計總監林宗正指出,在業界認同「創新」所帶來的價值之下,「設計師」必須扮演好「需求掌握者」的角色,尤其是情感面的隱性需求。「如果要讓使用經驗更流暢、更好,不光是外觀,更重要的是你想透過外觀幫助他解決什麼問題。」

在台灣,會聘雇工業設計師的除了設計公司(design house),就是所謂的“in house”(內部設計師),大部份又是科技品牌大廠如宏碁、華碩,或是代工大廠如和碩聯合、鴻海等企業,兩者的工作範圍有些許不同。

設計公司磨技術,企業掌完整流程
設計公司接觸的產品較為多元,工作多半聚焦在中段的「設計」層面,因此可以密集的磨練基本功;至於在企業內部做工業設計,從前端與客戶洽談設計目標、中段的設計,到後段的製造量產都會涉獵,能夠完整了解產品從無到有的流程。

雖然處理的設計層面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人手中不會只進行一個專案。「我現在手上平均有8個案子,」和碩聯合科技工業設計主任王啟翰笑著表示,就連初階設計師平均也要負責4個專案,「每個人要做好隨時能轉換思緒的準備。」每件專案都有時程進度,如果設計師習慣處理完一件事,才要進行下一個,則可能面臨專案不斷落後的窘境。

企業對初階設計師的期望,是每次皆能把交付的任務完成;進階到資深設計師,則要有能力獨立完成整個專案,包括與客戶洽談需求、安排時程、與客人來回溝通,到與不同的RD溝通等等。

「資訊產品的設計限制很多,一開始許多人容易因此受挫。」林宗正看過不少想大刀闊斧做設計的新鮮人,因為受到製程、材料等限制,覺得無法發揮而離開。此外,以和碩為例,因為是代工廠,有時候不見得有權利從頭發想設計,而是「執行」客戶交付的工作,這對於想要當個「大設計師」的人來說,也產生夢想與現實的差距,這些都是在進入這一行之前需要考慮清楚的。

能設計出來,也要能說清楚
一般人對工業設計師的印象,就是坐在電腦前繪圖,這其實只是一小部份的工作內容。事實上,除了對外部客戶提案說明設計理念,更多時候需要與內部客戶溝通。

王啟翰解釋,工業設計師建立產品外觀,而產品內部則要靠「機構工程師」規劃,前者希望產品看起來有質感、時尚、愈薄愈好,但後者強調安全、省成本、良率高,立場對立之下,就必須找到雙方的交集,才能讓專案順利進行。「站在對方的立場先幫他想,當他覺得你在替他想的時候,他也會願意替你想。」

一個好的工業設計師,要做到3個層面:美學、工學與商學。美感要靠紮實的繪圖基本功達到;加上掌握材料、製程以及預算控制,達到美感與功能兼具的工學效果;當產品面對市場,也要有能夠在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得到消費者青睞的商業嗅覺。

這些訓練要靠生活經驗來累積,王啟翰平常不止接觸國外設計網站收集新知,藝術、人文等展覽,都是養分來源。不過,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設計本質,「探究你的想法與內在,觀察使用者面對的問題,才能找到設計理念。」

工業設計師工作內容小檔案
產業類別 設計產業
學經歷要求 學士學位以上,以工業設計相關科系為主。
所需具備知識
1. 人因工程
2. 市場趨勢分析方法
3. 色彩學
4. 行銷概念
5. 基本機構設計
6. 基本模具
所需技能
1. 產品設計實務
2. 草模製作
3. 軟硬體整合能力
4. 懂得使用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如Autodesk AliasStudio、Autodesk Maya for Design Visualization、SolidWorks CAD software等
5. 懂得使用Adobe及Microsoft系列之軟體,如illustrator、photoshop、word、excel等
6. 懂得使用視頻製作及編輯軟體,如Autodesk 3ds Max、Chaos Group V-Ray software、MAXON CINEMA 4D software等
平均薪資範圍 月薪32,000-40,000元,平均33,000元
未來職涯發展 人機介面工程師、產品設計師、產品企劃開發人員、產品企劃主管、設計總監

經濟部「優質工作專區(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edu/GoodJob.aspx)」提供13個產業56項優質工作資訊,主要內容包括工作內涵、所需的知識技能、未來職涯發展路徑及參考的薪資行情…等,其中也可看到許多業界前輩達人們 的職場小語和工作心得,值得推薦給正在尋找職涯方向的新鮮人參考。歡迎您加入未來最具潛力的製造業新興優質工作。

資料來源:
經濟部工業局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資訊網 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edu/GoodJob13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