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CAN計畫辦公室
目前全臺159所大專校院均已全面建置總管理帳號,其中約七成學校應用在學生職涯輔導,應用於教務課程面及學習輔導的學校比例約佔三成,另約有四成學校將UCAN整合於校內其他系統(例如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進行導入應用。
觀察103至104學年度各校應用UCAN正由職涯輔導朝向教學、輔導、學習成效回饋整合,以及連結校務研究的深度應用模式推進。與102學年度相比,103學年度之整體診斷成長率皆有大幅上升,其中專業職能診斷的成長百分比最高(25%),該年度整體診斷人數已達72,467人,興趣探索診斷次之(14%),當年度人數累計達213,686人。此數據顯示學校已注重回歸學生本位的課程設計,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的,並重視學習成效。
過去一年半,UCAN計畫辦公室透過追蹤、分析及比較,彙蒐共計30所大專校院(一般大學校院及技專大學校院各15所)應用UCAN之示範經驗,對UCAN帶來之效果進行描述、歸納與解釋,並尋求回饋未來政策及平臺精進之方向。
在彙蒐之案例學校中,歸類於「職涯輔導發展」主題下之學校共計10所,「教務整合應用」主題下共計10所,「職能導向教學」共計5所,「數據分析回饋」共計5所,各校應用案例完整資訊,已置於UCAN平臺經驗「分享專區」。
本次案例彙蒐,主要依循「職涯定向-規劃學習路徑-強化職能實踐-系統化回饋」之脈絡設計。歸納各校應用模式及重點主題如以下四項:
以下歸納本期程UCAN透過各式宣導、輔導途徑引導、促發學校變化的過程及重點發現:
(一) 職涯輔導發展
應用UCAN提高職輔工作的深度及廣度,協助培訓學校內部職輔人員,促使職輔專業分工。此外,更協助系所導師,應用UCAN職能輔導學生就所屬專業面向給予專業學習、選課諮詢。
(二) 教務整合應用
近年來學校應用UCAN,己由過去僅限於輔導諮詢功能逐漸過渡至及整合輔導及教學面的綜合應用,並呈現往發展教學品質保證機制及學生學習成效檢核之趨勢前進。部分學校已透過校內資訊系統的串連,將UCAN興趣探索、職能診斷或相關職能資源等接合,例如建置課程地圖串接開課和選課功能,並整合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記錄學生正式課程及非正式課程學習結果的變化,最後連結就業媒合。
另有案例學校趨向整合校內資訊系統並透過單一帳號整合(SSO)的方式結合UCAN平臺,除解決分門獨立的系統間互不相容且使用不便的問題,並同時降低導入UCAN的阻力。
歸納案例成果應用UCAN之價值在於協助建立「校-系所-能力-課程」的鏈結體制,逐層確立校、院、系所的學生能力指標,以目標為導向預先計劃學生應達成的學習結果,發展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再配合UCAN歷次診斷及教學回饋意見調查結果,將學生主、客觀的評量證據記錄在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中。
透過上述記錄於系統內的數據資料,藉以觀測學生長期的學習結果(如興趣及能力)變化,之後結合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狀況調查,以實證方式驗證學生表現是否趨向學校預期之教育結果,找出可歸因(attribute)於該校教學品質保證機制之因果關係,善盡課程改造的真正意涵。
(三) 職能導向教學
1. 各校應用UCAN職能推動職能導向課程,並趨向結合跨部會職能資源及政策發展,擴大UCAN使用效益。
由本期案例觀察發現,推動職能導向課程在技職體系學校仍較一般大學校院容易且應用也較普遍。然而,配合跨部會為縮短產學落差所推出的各項政策後,也促使一般大學開始正視職能導向課程的重要性,並由以實務為導向之學程,以及具有學習實作場域之非正式課程開始帶動導入。
目前UCAN平臺已介接或連結、更新跨部會人才與職能發展相關研究調查成果,如「經濟部工業局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優質工作(goog job)」及勞動部職能基準等資源,並與平臺內容適度整合,滾動式維護精進平臺職能資訊,以協助各校掌握即時產業現狀及相關部會職能資源。UCAN平臺目前已能提供學校在單一平臺掌握最新職能相關政策及資源,進一步具體建立課程與職能的連結與整合運用。
2. 部分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已能彈性應用UCAN專業職能訂定能力檢核機制或重塑課程地圖,發展適應系所特色的應用模式。
UCAN發展66項就業途徑原係基於「職類」的概念,以避免限縮學生在學時期選擇就業的多元性,惟對於部分有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學程或課程而言,UCAN的專業職能便可能無法涵蓋至精確職業。
本次案例學校中包括部分轉銜性較高,或以證照及國家考試為導向之系所或學程,對於專業職能的需求往往較UCAN所蒐納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描敘更為精細。面對此問題,案例學校便發展出適應其系所、學程及課程特色的UCAN應用模式。
總而言之,此類系所均認同職能為人才規格的標準,是學用兩端的結合,因此,為尋求能夠切入建置職能導向課程的管道,在UCAN提供的職能架構下,納入不同管道的職能資源及要求,例如國家考試、相關技能檢定規範,或與業界共同發展之職能依據等,訂定更細緻的知識、技能,再進行課程地圖的重整。
(四) 數據分析回饋
1. UCAN兩項教學回饋新功能促動各校轉向實證資料分析,並開始運用診斷數據結合校內校務資料進行學習成效研究。
衡量一所大學辦學績效及最終的教育成果,通常以人才培育的基本指標-學習成效來判斷。在本次案例學校中,已有部分學校開始嚐試以實證研究之方法探討學生學習成效。
過去UCAN在各校推動的過程中,UCAN囿於各校體質、文化及特性的不同,推動成果往往僅能觸及輔導諮詢功能,難以深入教務面,從根本引發教學及課程的反省及改革。即使多校實施UCAN大規模普測,但診斷結果即使以統計資料方式呈現,仍往往在提供給系所參考後,缺乏進一步利用。
UCAN在本年四月推出之「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及「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兩項新增功能,也直接促動案例學校使用UCAN平臺上學生自我評估調查資料,結合校內其他校務資料進行學生學習成效調查與分析。歸納數據分析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兩類:
(1) UCAN診斷結果與學生投入之客觀評估資料的結合
(2) UCAN診斷結果與畢業生就業狀況的結合
2. 應用UCAN職能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問卷題項。
如何有效檢核能力亦為學校關切之議題。本次案例學校中,能力的檢核,除了透過測量工具的設計,直接評量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或實際行為表現,也有實施間接評量,進行在校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主要應用方式有以下兩類:
(1) 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
(2) 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題項
UCAN於本年推出「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亦為一種由學生評估自我職能養成的問卷,協助學校檢視校內是否提供了對於職能養成充足與有效的課程或學習活動,此問卷設計出發點,即由單一課程鬆綁,也同時解決學校衡量權責難以界定的問題。
3. UCAN診斷資料作為學校建置校務資料庫時,關於學生學習成效數據的重要來源。
UCAN對於校務研究而言,呈現的價值即在於從職能出發,結合學生自我知覺評價調查,以及學校職能導向的教學,串連系所目標、師資、教學內容、評量以及畢業生流向等一同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形成一個回饋的循環,並促使大專校院思考蒐集分析的數據如何對接課程改革。
UCAN平臺診斷資料對於未來校務研究的應用,可預見應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與課程規劃改善之應用效益為主。UCAN平臺之診斷資料不僅可作為學生學習歷程改變之過程指標(process indicator),亦可做為學生未來畢業成就表現之先期指標(leading indicator),因此對於學校之課程設計與學習地圖規劃之參考,可產生實質助益。
未來UCAN的角色將不僅作為平臺服務的提供者,而將逐步發展以職能應用有效連結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政府各部會人才政策、大專校院教學與學習,以及產業界之人才需求,形塑一共創共享系統之推手。展望UCAN平臺的推動,期待強化UCAN結合教學回饋機制之研析價值,推動以證據為基礎的教學回饋機制,未來可預見UCAN的角色將由提供輔導諮詢的資料庫,過渡成為提供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之資料來源的資料庫,此趨勢將可能為UCAN創造加值服務,並因數據分析的結合運用帶來更多元、豐富的衍生應用模式。
觀察103至104學年度各校應用UCAN正由職涯輔導朝向教學、輔導、學習成效回饋整合,以及連結校務研究的深度應用模式推進。與102學年度相比,103學年度之整體診斷成長率皆有大幅上升,其中專業職能診斷的成長百分比最高(25%),該年度整體診斷人數已達72,467人,興趣探索診斷次之(14%),當年度人數累計達213,686人。此數據顯示學校已注重回歸學生本位的課程設計,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的,並重視學習成效。
過去一年半,UCAN計畫辦公室透過追蹤、分析及比較,彙蒐共計30所大專校院(一般大學校院及技專大學校院各15所)應用UCAN之示範經驗,對UCAN帶來之效果進行描述、歸納與解釋,並尋求回饋未來政策及平臺精進之方向。
在彙蒐之案例學校中,歸類於「職涯輔導發展」主題下之學校共計10所,「教務整合應用」主題下共計10所,「職能導向教學」共計5所,「數據分析回饋」共計5所,各校應用案例完整資訊,已置於UCAN平臺經驗「分享專區」。
本次案例彙蒐,主要依循「職涯定向-規劃學習路徑-強化職能實踐-系統化回饋」之脈絡設計。歸納各校應用模式及重點主題如以下四項:
(一) 職涯輔導發展: | 運用UCAN之職能資源或平臺功能(興趣探索、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畫),發展校內職涯輔導工作或職涯課程。 | ||||
(二) 教務整合應用: | 結合校內核心能力、課程地圖、學習歷程檔案等,以系統性的串連及整合,發揮教輔相成之效益。 | ||||
(三) 職能導向教學: | 職能導向課程之發展、設計與實踐。 | ||||
(四) 數據分析回饋: |
|
(一) 職涯輔導發展
應用UCAN提高職輔工作的深度及廣度,協助培訓學校內部職輔人員,促使職輔專業分工。此外,更協助系所導師,應用UCAN職能輔導學生就所屬專業面向給予專業學習、選課諮詢。
(二) 教務整合應用
近年來學校應用UCAN,己由過去僅限於輔導諮詢功能逐漸過渡至及整合輔導及教學面的綜合應用,並呈現往發展教學品質保證機制及學生學習成效檢核之趨勢前進。部分學校已透過校內資訊系統的串連,將UCAN興趣探索、職能診斷或相關職能資源等接合,例如建置課程地圖串接開課和選課功能,並整合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記錄學生正式課程及非正式課程學習結果的變化,最後連結就業媒合。
另有案例學校趨向整合校內資訊系統並透過單一帳號整合(SSO)的方式結合UCAN平臺,除解決分門獨立的系統間互不相容且使用不便的問題,並同時降低導入UCAN的阻力。
歸納案例成果應用UCAN之價值在於協助建立「校-系所-能力-課程」的鏈結體制,逐層確立校、院、系所的學生能力指標,以目標為導向預先計劃學生應達成的學習結果,發展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再配合UCAN歷次診斷及教學回饋意見調查結果,將學生主、客觀的評量證據記錄在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中。
透過上述記錄於系統內的數據資料,藉以觀測學生長期的學習結果(如興趣及能力)變化,之後結合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狀況調查,以實證方式驗證學生表現是否趨向學校預期之教育結果,找出可歸因(attribute)於該校教學品質保證機制之因果關係,善盡課程改造的真正意涵。
(三) 職能導向教學
1. 各校應用UCAN職能推動職能導向課程,並趨向結合跨部會職能資源及政策發展,擴大UCAN使用效益。
由本期案例觀察發現,推動職能導向課程在技職體系學校仍較一般大學校院容易且應用也較普遍。然而,配合跨部會為縮短產學落差所推出的各項政策後,也促使一般大學開始正視職能導向課程的重要性,並由以實務為導向之學程,以及具有學習實作場域之非正式課程開始帶動導入。
目前UCAN平臺已介接或連結、更新跨部會人才與職能發展相關研究調查成果,如「經濟部工業局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優質工作(goog job)」及勞動部職能基準等資源,並與平臺內容適度整合,滾動式維護精進平臺職能資訊,以協助各校掌握即時產業現狀及相關部會職能資源。UCAN平臺目前已能提供學校在單一平臺掌握最新職能相關政策及資源,進一步具體建立課程與職能的連結與整合運用。
2. 部分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已能彈性應用UCAN專業職能訂定能力檢核機制或重塑課程地圖,發展適應系所特色的應用模式。
UCAN發展66項就業途徑原係基於「職類」的概念,以避免限縮學生在學時期選擇就業的多元性,惟對於部分有明確對接「職業」的系所、學程或課程而言,UCAN的專業職能便可能無法涵蓋至精確職業。
本次案例學校中包括部分轉銜性較高,或以證照及國家考試為導向之系所或學程,對於專業職能的需求往往較UCAN所蒐納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描敘更為精細。面對此問題,案例學校便發展出適應其系所、學程及課程特色的UCAN應用模式。
總而言之,此類系所均認同職能為人才規格的標準,是學用兩端的結合,因此,為尋求能夠切入建置職能導向課程的管道,在UCAN提供的職能架構下,納入不同管道的職能資源及要求,例如國家考試、相關技能檢定規範,或與業界共同發展之職能依據等,訂定更細緻的知識、技能,再進行課程地圖的重整。
(四) 數據分析回饋
1. UCAN兩項教學回饋新功能促動各校轉向實證資料分析,並開始運用診斷數據結合校內校務資料進行學習成效研究。
衡量一所大學辦學績效及最終的教育成果,通常以人才培育的基本指標-學習成效來判斷。在本次案例學校中,已有部分學校開始嚐試以實證研究之方法探討學生學習成效。
過去UCAN在各校推動的過程中,UCAN囿於各校體質、文化及特性的不同,推動成果往往僅能觸及輔導諮詢功能,難以深入教務面,從根本引發教學及課程的反省及改革。即使多校實施UCAN大規模普測,但診斷結果即使以統計資料方式呈現,仍往往在提供給系所參考後,缺乏進一步利用。
UCAN在本年四月推出之「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及「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兩項新增功能,也直接促動案例學校使用UCAN平臺上學生自我評估調查資料,結合校內其他校務資料進行學生學習成效調查與分析。歸納數據分析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兩類:
(1) UCAN診斷結果與學生投入之客觀評估資料的結合
(2) UCAN診斷結果與畢業生就業狀況的結合
2. 應用UCAN職能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問卷題項。
如何有效檢核能力亦為學校關切之議題。本次案例學校中,能力的檢核,除了透過測量工具的設計,直接評量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或實際行為表現,也有實施間接評量,進行在校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或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主要應用方式有以下兩類:
(1) 設計學生自我能力評估問卷
(2) 結合畢業生追蹤及雇主滿意度調查題項
UCAN於本年推出「職能養成與教學能量回饋問卷」亦為一種由學生評估自我職能養成的問卷,協助學校檢視校內是否提供了對於職能養成充足與有效的課程或學習活動,此問卷設計出發點,即由單一課程鬆綁,也同時解決學校衡量權責難以界定的問題。
3. UCAN診斷資料作為學校建置校務資料庫時,關於學生學習成效數據的重要來源。
UCAN對於校務研究而言,呈現的價值即在於從職能出發,結合學生自我知覺評價調查,以及學校職能導向的教學,串連系所目標、師資、教學內容、評量以及畢業生流向等一同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形成一個回饋的循環,並促使大專校院思考蒐集分析的數據如何對接課程改革。
UCAN平臺診斷資料對於未來校務研究的應用,可預見應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與課程規劃改善之應用效益為主。UCAN平臺之診斷資料不僅可作為學生學習歷程改變之過程指標(process indicator),亦可做為學生未來畢業成就表現之先期指標(leading indicator),因此對於學校之課程設計與學習地圖規劃之參考,可產生實質助益。
未來UCAN的角色將不僅作為平臺服務的提供者,而將逐步發展以職能應用有效連結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政府各部會人才政策、大專校院教學與學習,以及產業界之人才需求,形塑一共創共享系統之推手。展望UCAN平臺的推動,期待強化UCAN結合教學回饋機制之研析價值,推動以證據為基礎的教學回饋機制,未來可預見UCAN的角色將由提供輔導諮詢的資料庫,過渡成為提供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之資料來源的資料庫,此趨勢將可能為UCAN創造加值服務,並因數據分析的結合運用帶來更多元、豐富的衍生應用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