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編輯私房話

世界都在迎向「跨域」的路途上,
 UCAN從職能適足性提供人才培育應用工具。

進入2018年Q2之後,與世界脈動高度連動的台灣產業,也跟著啟動跨域、跨界、跨思維的用人需求,在台灣就業市場中扮演專業人才培育前哨崗位的各大專校院,也如火如荼地將「跨域」和「整合」的理念推入第一線教育現場,扎根國家青年在跨域創新和跨域創業的競爭力。

UCAN職能平台作為協助提升大專校院專業人才培育效率的角色,推動UCAN職能應用工具多年以來,逐漸地從各大專校院的領域專家和輔導教授們的實際案例中,看到愈來愈多、愈來愈活化的跨域教學行動。本期UCAN封面故事,邀請到中臺科技大學李隆盛校長,以STEM為主題,討論UCAN對跨領域整合的教育工作之連結議題。彰化師範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暨校務研究中心王妙媛主任,也簡明扼要地與我們分享彰師大使UCAN平台與學生課程、職涯進路相輔相成之餘,更將UCAN職能項目連接至課程地圖之重整、串接跨領域科系之教學規劃,取得學生在核心能力上的實質成效,先行在學生畢業前夕,打造更寬廣的出路選擇權。

與全球跨領域整合脈動一致的培育方向,可說是UCAN計畫所預見且樂見的成果收穫。何以言之?無獨有偶,新興職涯系列所邀訪的智慧無人機領域專家賴成家博士,讓我們發現形塑未來新世代的競爭力,其實在於莘莘學子是否有能力於快速學習新知識與技術後,在既有的專業上發展新的應用、新的商業契機。在即將進入高端人機互動、智慧物聯的時代,相信高速跨域整合的創造能力,將會是未來產業最看重的競爭力。

本期UCAN電子報以跨領域人才培育為核心,分就UCAN職能如何協助大專校院師生進行相關培育行動,進行不同觀點與實務案例的探討,希冀替人才創新與倡議進步政策上,提出關鍵、有力的建言基礎。

大暑將至,芭蕉綠暈染窗紗、聒噪蟬鳴催入眠;
預祝2018年的盛夏,摘擷而下的是香而甜美的教育果實。

「原來UCAN數據可以這樣用-校務研究新動能」教師實務工作坊

文/UCAN計畫辦公室

為協助各校瞭解如何分析應用UCAN診斷數據,並提供個別化學習輔導及教學改善。UCAN計畫辦公室分別於4/23北區、4/25中區、4/27南區、4/30北區加開場次,辦理「原來UCAN數據可以這樣用-校務研究新動能」教師實務工作坊,特別邀請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張彥之組長分享資料分析及應用經驗,並透過實作練習引導學校解讀UCAN數據並回饋輔導及教學,增進校務研究的專業發展。共計有88校參與(其中有59校來自校務研究中心),149人出席。

本次工作坊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
  1. UCAN是什麼:包含職能概念及平台資源介紹、UCAN報表下載及解讀,以及UCAN在輔導、教務與校務上之應用說明。 
  2. 資料分析議題及實作:由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張彥之組長進行學校案例示範與分享,並帶領大家進行實作練習。包含UCAN資料清理流程與步驟、UCAN數據分析、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分析、運用UCAN的輔導及教學新方法等。  
*本次教師實務工作坊講義已放置於UCAN平台【檔案下載】,亦可直接點擊網址https://ucan.moe.edu.tw/News/download1.aspx?id=96,歡迎各位師長下載運用!

圖1:實務工作坊(北區)UCAN平台資源介紹與資料應用說明

 圖2:實務工作坊(南區)東吳大學張彥之組長分享UCAN之數據分析應用

圖3:實務工作坊(北區-加開)東吳大學張彥之組長進行學校案例示範與分享

大學校院STEM教育如何跨領域整合?

文/中臺科技大學 李隆盛校長

今年5月25日,我國國發會人力處林至美處長在「IEET會員大會暨校院長論壇」的一場演講中指出:我國大專校院STEM領域【註1】(包括「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資訊通訊科技」及「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畢業生人數及其佔比持續下滑,除顯示少子化導致畢業生人數減少外,亦反映年輕學子就讀STEM領域的意願降低,削弱我國未來科技創新研發的能量。

STEM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的頭字語,STEM既是領域也是學科。跨領域的主要目的在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synergy),而在真實世界也常需整合STEM知能解決問題。因此,我國大學校院不僅需重視S、T、E、M四個領域的人才培育,更應重視跨領域整合的STEM人才培育,而所謂的「整合」培育,便是透過課程引導讓學生有能力在複雜現象或工作情境的脈絡中,應用多個領域的知能解決問題。

STEM整合教育:以領域互聯或連通為重

整合的STEM教育是透過S、T、E、M與現實問題連結而組合成班制(program)、科目(course)、單元(unit)或課目(lessen)進行教與學的教育。進一步說,STEM整合是指學生以參與「工程」(E)設計做為發展適切「科技」(T)的手段,過程中需透過整合和應用「數學」(M)及「科學」(S)的有意義學習以解決問題。

Alexander Jensenius在2012年3月發表的《領域:單一、交叉、多元、互聯、連通》(Disciplinarities: intra, cross, multi, inter, trans)文章和讀者的回應中,曾就五種領域有如下定義:
  1.  單一領域(Intra-disciplinary):在單一領域運作。
  2. 交叉領域(Cross-disciplinary):由其他領域觀點看待領域。
  3. 多元領域(Multi-disciplinary):由不同領域取用知識,但仍維持明顯的領域邊界。 
  4. 互聯領域(Inter-disciplinary):又可譯為「科際整合」,由整合兩種以上的領域,使成相互關聯、領域邊界模糊的一體。 
  5. 連通領域(Trans-disciplinary):整合兩種以上的領域,相互連通、領域邊界消除的一體。
上述五種領域由1到5層次,科際的整合程度愈高,而我們所討論整合的STEM教育則要盡力達到第4層次「互聯」或第5層次「連通」的程度。

需從課程與教學雙管齊下

在課程方面,STEM教育可透過班制、科目、單元或課目進行教與學。在班制和科目層次,例如澳洲的紐卡索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開設整合STEM的研究所證書班制(Graduate Certificate in Integrated STEM, GCITEM)。此一班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以便透過這些學科內部和跨學科介面的科際整合和互動,了解和應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專長,並顯著促進和實現綜效。GCISTEM透過協作和整體取向,使學生與當代真實世界的STEM專長和實務相結合,並將關鍵努力和各種脈絡和產業交織在一起。而GCISTEM的兩門核心科目(core course)是「整合型人力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for an Integrated Workforce)和「透過設計的STEM—創新與創業」(STEM by Design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在教學方面,STEM教學則需仰賴授課教師足夠的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CK)和領域教學內容知識(domai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domain PCK)。Tamara Moore和Karl Smith在2014年1-4月〈提升STEM整合現況〉(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STEM Integration)一文中指出: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和挑戰本位學習(challenge-based learning)提升了大學校院STEM整合教育的可能性。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挑戰本位學習教法是SCALE-UP(Student Centered 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Upside-Down Programs/學生中心結合翻轉課程的主動學習環境)。SCALE-UP一直在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和愛荷華大學實施。這些STEM課程與教學的取向和經驗,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與參採。

善用UCAN平台,培育STEM專業人才

我國大學校院推動STEM教育,除了可放在通識教育培養或補強學生STEM素養之外,更應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通力協作培育STEM專業人才。培育專業人才不僅需投入於具有某些興趣、性向等特質的學生,也需順應產業職能的用人需求。從這個觀點出發,「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niversity Career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 Network, UCAN)上的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就十分適合扮演素養教育或專業教育的角色,讓講求連結真實世界、跨領域整合的STEM教與學,能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的了解;並透過職能自我評估,規劃自我能力養成計畫,針對能力缺口進行學習,以具備正確的職場職能,提高個人職場競爭力。

註1:STEM可對應至UCAN16個職涯類型中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資訊科技」、「建築營造」、「製造」,有關16個職涯類型及66個就業途徑之內容介紹,請見:https://ucan.moe.edu.tw/search/search.aspx

重整培才課程,點燃學習動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資料來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整理撰稿:UCAN計畫辦公室

時代變革,生源減少,師範大學學生畢業後,除了當老師還有什麼出路? 為了找到問題解答,彰化師範大學從96、97學年度就導入UCAN平台,應用在學生課程與職涯進路的輔導上,為此還重整課程地圖,串聯不同系別教學規劃,提升學生核心能力,出路更廣,讓教學卓越中心暨校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妙媛不禁興奮地說:「善用UCAN,真是挖到寶。」

結合多元診斷工具,培才有依據

王妙媛回顧,彰師大從102學年度起實施大一新生UCAN普測後,發現UCAN數據結果不僅能精確地協助學生探索興趣和共通職能表現,還能提供學校、學生關於市場職缺、職能與證照需求等整體解讀,若從這些結果搭配課程調整,將能讓學生出路變寬,為學生點燃學習動力和職涯導航燈。

於是,彰師大開始從104學年度起全面推動UCAN至各年級之外,也同步納入教育部成立的華人生涯網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資訊平台,並為因應相關工作遂同年成立校務研究中心以擴大UCAN施測對象到各年級,並把診斷後的統計分析結果提供各系所作為系所教學發展、課程調整,及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依據。端看執行數據,彰師大在UCAN各項診斷的施測率均是一般大學裡的佼佼者,並搭配能力雷達圖以顯示職能養成的情形。


規劃檢核兼具,課程地圖連結職能培育

協助盤點課程更是UCAN的一大功能。

為具體落實,彰師大於105學年度把課程地圖系統結合UCAN平台,建立「課程地圖暨職能培育檢核系統」,將UCAN的就業途徑、共通職能及專業職能導入系統,與各系所開設的課程進行雙向對應,檢核學生職能養成成效機能流程。如此一來,系所便能以此系統分析資料重整課程地圖,也能提高教學滿意度。舉例來說,彰師大學院底下都設有跨領域學程,如理學院光電科技研究所設有生醫光電課程,經過系統分析後,建議開放給生物或物理系學生可彈性選修,這些系所學生出路就不限在「教學」窄門,還可走入醫院,從事微創手術光電、生物技術、光電分子診斷等相關實務工作,前景看好。

又如普通生物學原本是生物系必修課,若把這門課移到理學院,成為物理系、化學系的必修共同課程,相對於師資培育而言,都有助學生拓寬未來職業選擇,這些在跨領域課程地圖上,都是合理且實際的改革。

因為有了豐富的學生施測資料,彰師大使用UCAN的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分析進行教學品保回饋,針對學生認為養成較不足的職能進行相對應的課程規劃改善,將UCAN結果直接連結到教務應用。

「由此可見,UCAN是課程品保利器,非常具有價值。」王妙媛指出。


重整課程,幫助學生找到職涯出路

「教學規劃與重整課程,牽一髮而動全身。」王妙媛強調,利用UCAN的終極目標在於透過教務應用實務,強化人才專業培育。例如,地理學是師資培育生的必修課程,但根據UCAN的分析建議,這門傳統課程也因應時代變化,重新調整課程規劃,納入新興的地理資訊系統(GIS)、遙測(RS)、全球定位系統(GPS)、決策支援系統(DSS)與專家系統(ES)等內容。同時,這些課程也列為環境暨觀光休憩碩士班課程,讓畢業生繼續深造,或讓欲從事教育、研究、田野調查、土木、觀光休憩導覽,或報考國家考試的測量製圖、教育行政、都市計畫技術等的學生,都能依照興趣,培養出專業優勢。

環顧彰師大校園,有不少學生是因為父母一句話:「老師工作最穩定」而考進來就讀,假如遇到學生本人並無任教意願時,即可藉由UCAN幫助學生及早尋求其他應修課程、應考證照、應具備能力,使學生能在畢業前就能擁有優勢,選擇想要投入的研究領域或企業職場。

王妙媛主任以自身授課的生物系為例,經過UCAN評測,約有四分之三學生修習師資培育課程,走向公私立中小學、補習班;另四分之一學生發現對生醫有濃厚興趣,設定投入生醫業界,她便安排學生暑假到臺中榮總實驗室、國家衛生研究院或生技公司實習,獲得各方肯定,預約學生任職,畢業即就業,本校就有學生一畢業就到國光生技公司研發疫苗,也因此接軌產業需求也成為彰師大建立產學雙師課程之緣由,讓業界導師帶進業界實作課程,培養學生專業職能。而針對職缺所需求的能力,學生補足、精進的完成度如何,查看達成度長條圖,就能馬上一目瞭然。

循序漸進、善用UCAN資源,彰師大因而創建起專屬於彰師大的UCAN育才體系;學生也能很開心地自我肯定說:「Yes, I can.」,職涯大門,就在前方。

*完整的應用案例,請參考UCAN平台經驗分享專區:https://ucan.moe.edu.tw/News/share.aspx

我需要多一些就業的「專業」協助!

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 林淑萍

常常聽到老師與學生們在做完UCAN以後,表示學生興趣與所學科系不符合的聲音;久而久之,也就萌生了「台灣大學生就讀科系大部份不是自己的興趣」的這個刻板印象。因為這樣的印象,教育單位與專家們花了很多的精力與時間探討應該如何解決這個現象,以幫助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學以致用,有一個快樂的生涯出路。

事實是,
大部份學生的興趣與就讀科系呈現高度的一致性。

其實,上述多數人、甚至專家都認為的「事實現象」,是一個「迷思」。

筆者於2013年就「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所蒐集的資料,特別針對樣本數超過10萬名的學門進行學生職業性格(Holland code,何倫碼)的調查分析【註1】,發現各個主要學門的何倫碼呈現如下:
  1. 人文學門:前三高分之平均數,依次為S(社會型)、A(藝術型)、E(企業型)
  2.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S(社會型)、C(事務型)、E(企業型)
  3. 商業及管理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S(社會型)、C(事務型)、E(企業型) 
  4. 電算機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R(實用型)、S(社會型)、I(研究型)
  5. 工程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R(實用型)、I (研究型)、S(社會型)
  6. 醫藥衛生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S(社會型)、A(藝術型)、E(研究型)
  7. 民生學門:前三高分平均數,依次為S(社會型)、A(藝術型)、E(企業型)
上述不同學門的職業性格型態,跟John Holland(1973)的職業碼分配狀態一致,例如就讀於人文、社會及行為科學、商業及管理等學門的學生,就其呈現興趣第一高分S(社會型)是喜歡與人有關的事務,而這個興趣與這些學門要求的須具有與人工作熱忱的S(社會型)是呈現一致性的。此外,不同的學門也依其不同學門的屬性,加入了其他不同的職業性格類型;例如:商業與管理學門,學生的另外兩個何倫碼C(事務型)、E(企業型),完全符合了這個職業類型所要求的特性。整體而言,UCAN的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學生所讀的科系與他們的興趣是呈現高度一致的現象,並非我們常常聽到的「所學與興趣不符」的迷思。

這個迷思的形成,其實是因為在進行生涯興趣檢核的過程中,通常會提出問題的幾乎都是興趣與所讀科系不符的學生,因為他們承受了極度的困惱,急需老師與專業人員的服務。然而這一類的學生其實是極少數,由上述資料可說明大多數的學生,其實沒有興趣與所學科系不符合的燃眉困惱,因此他們通常不會是來找老師洽談的學生。於是乎,我們很容易忽略這一群沉默的多數,而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討論如何讓學生能夠找到他的興趣及專長。但,這一群沉默的多數難道真的沒有聲音、沒有需求嗎?UCAN的畢業生流向調查訴說了他們的故事,現在或許是我們該聽見這一群沉默多數的聲音、為他們做一些事的時候了。

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
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結合勢在必行。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除了針對學生的職業興趣、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進行診斷,幫助學生進行就業前的準備外,平台也串連UCAN診斷資料與畢業後一年流向調查。其中,針對已經就業的畢業生,要求其就在校學習經驗對畢業生目前工作的幫助,進行選項的勾選(最多三項)。在校學習經驗的選項包括:1.專業知識、知能傳授;2.同學及老師人脈;3.課程實務/實作活動;4.業界實習;5.社團活動;6.語言學習;7.參與國際交流活動;8.志工服務、服務學習;9.研究或教學助理;10.其他訓練。

結果顯示,不論工作的類型,已在職的畢業生一致同意「專業知識、知能傳授」的這項學習經驗對他們目前工作影響最大,其次是「課程實務/實作活動」和「同學及老師人脈」。

經過UCAN畢業生流向的調查,這個沉默的聲音給了我們大專校院在課務安排上極重要的建議:首先是學生其實非常重視專業知識與知能的學習,其次是能輔佐他們將專業知能轉化成實際能力的實務與實作活動。即使他們在就學期間並未發聲,但大部份的學生在當時就已相當重視自己在專業課程上的學習,這個發現提醒了我們。其實,在各個系所課程的安排上,專業課程安排的學習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專業的師資與最新的專業學習的安排,是各系所應該提供的基礎。當然除了專業知能與知識的講授教育外,各系所更應該協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知能轉化為實際可用的能力,這個內化的工作,美國的許多大學科系都配合所謂「lab」的學習將學生的知識化成實際的能力,這一實作課程的概念,在注重傳統講授教育的台灣大專校院還未蔚為風氣,或許經由畢業生流向的調查回饋,可以適當地將實作課程變成學習課程的一大部份。

一位教育專家認為:「台灣過去的大學教育是菁英教育,所以重點多著重在專業知能與品德涵養的教育。但是,現在的大學教育是一般教育了,因此除了以往的教育習慣,幫忙我們的學生做好就業的準備,是我們現今教育者的當務之急。」所以,讓我們「聽見」這一群沉默多數的聲音,為他們需求做一些事吧!

【註1】:「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系統的職業興趣探索係採Holland(1973)所提出的人境適配論的職業性向理論(RIASEC Hexagon),將人的興趣與職業的類型分為R(實用型)、I(研究型)、A(藝術型)、S(社會型)、E(企業型)、C(事務型)六類型。 

*本文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UCAN計畫辦公室立場。

迎戰AIoT龐大商機── Everduit要許給台灣產業一支強而有力的智慧網軍

口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資訊博士 賴成家
整理撰稿:UCAN計畫特約記者 陳昕彤

 ▎關鍵字:無人機、智慧物聯網、即時運算、邊界運算、網路軟體平台水平整合

科技突破性的進展,往往是由許許多多個領域技術經年累月地演化、創新,才集合出的一個綜合樣貌,像從個人電腦連網到電子商務的拓展、從智慧型手機到APP的商務運用,都會在每一項小技術的新創或新的應用時,商機潛力就一直不斷地被發展出來。如今,同樣令人期待的技術商機,正在無人機應用領域逐步發生,台灣產業與人才能力應如何迎向這一波發展,以搶佔世界級的技術優勢呢?

本期UCAN新興職務系列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邀請到剛從美國矽谷帶回無人機網路平台新創經驗的賴成家博士,透過賴博士20年的資通訊新興科技經驗,要與我們UCAN的讀者們一同探討,如何在目前「數據為王」(Data is King)的社會脈動下,探索無人機發展的可能性,有哪些新興的職務能力需要注意、在進入社會前好好儲備!

》當無人機、人工智慧與物聯網三角相遇後,
    多層的架構優化,你才可能遇到愛。 

科技突破之後,隨之而來便是應用領域的大幅擴展──商務。2018年被世人盛譽為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商務應用年,許許多多的關鍵創新,不僅使技術效能大幅提升、價格下降亦帶來普及化的預兆,人工智慧也開始於金融、零售、行銷、醫療、製造等各個產業層次,相繼出現於不同形式的創新應用,一場以智慧科技串接各行各業的物聯應用,正式揭開序幕。

「我們對網路結構不能想像地太過膚淺; 
藉由程式設計在底層直接優化(Optimizing)內部所牽涉到的架構與設備, 
將在即將到來的AIoT裡,變得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人工智慧世代,催生了哪些不同的表層應用?2015年亞馬遜推出的Echo智慧音箱、或是日本因應高齡少子化社會而異軍突起的居家照護機器人,甚至到阿里巴巴集團已陸續在中國開張的無人商店、無人超市,以及號稱要做到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自駕車……等等諸多已眼見為憑的事實,都在在說明「資料運算」與「無人經濟」只會更趨緊密的產業趨勢,可說是第四波科技創新的最大核心。

「於是,我們才發現,進入普及化與商業運用後, 
物聯網進階到智慧物聯網(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所代表的產業意義其實是更巨大的運算時, 
如何即時支援上層消費者端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幾乎是企業獲利的關鍵。」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要讓原本在物聯元件與裝置已成熟的技術推入深層網路架構的高度跨領域思考,以企業用戶安全、穩定的網路軟體平台水平整合解決方案為主軸,讓本來放在雲端的運算工作分散至邊緣裝置上運算(Edge Computing),以縮短網路傳輸時無可避免的延遲,加速企業商務資料的即時運算。賴博士以他在矽谷多家世界級網路公司的服務經驗分享,一個具有高端問題解決能力的軟體工程師,經常被責成要做一個即時、長期且網路之間有互動的優化設計,而把技術推向深層的應用,就是要在諸多影響傳輸效能的因素中做出判斷的能力。舉例來說,如果要傳輸的資料量很少,或是一個小時才需要送一份數據過去時,就應該調降該因素的優化需求;另外,經常使用電池而不是連接電線的IoT裝置,在希望電池耗電量能維持1~10年的企業使用需求下,Wi-Fi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上網選項。

「將零零總總的優化因素包含進來, 
我想,AIoT上面不同的產業、不同的應用程式,可以有不同的優化因素。」 

賴博士將自己處理「怎麼上網」的多年經驗,沉澱成這樣的一句話。而無人機市場正是那個被他視為方興未艾、且適合成為提供企業網路軟體平台水平整合服務的特殊媒介。

》為什麼無人機變得很特殊?
    在這人工智慧與物聯網交織的年代下。 

若真要計較起來,無人機的出現年代已十分久遠,遙控飛機上再加裝一台攝影機就是;但,受到當時資通訊科技與價格的限制,即使在工業上的應用也屈指可數,應用層面相當狹隘。時隔30年之後的今日,無人機已全面性地普及於各行各業的表層使用,如:農業、礦業、建築業、保險金融、醫療與藝術,都試著去使用無人機作為新的探索媒介。每當有新的應用,就會出現新的需求。」賴博士認為,無人機在智慧物聯網裡是一項真正在執行多媒體的網路媒介,4K以上的影音資料傳輸會讓資通訊傳輸技術需求,變得相當多元、豐富。

賴博士以當前最關注的企業資安為例,當天空中有3萬架無人機在創造資料的時候,傳輸方面的優化因素可包括:A、B收發兩端的資料壓縮、加密、通過多道防火牆、IP位址辨識、再解密、再解壓縮……,複雜的程序須在60毫秒完成以免使用者失去耐性的考量之餘,使用哪個網路?頻寬多少?天線功率如何?耗電量跟輻射電波容許值範圍?

「建置即時套裝軟體服務的水平整合方案, 
將大幅節省台灣企業自行開發所消耗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因此,賴博士與他的創新團隊,以無人機智慧聯網作為媒介,根據企業客戶獨特的商務需求整合各式產業特質,建置全新一代的即時運算軟體開發套件(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平台,並以此為核心,在無人機商務應用市場多樣化的發展過程中,提供企業用戶快而精準、快而安全、快而省時更省開發人力的In-House軟體研發服務,讓企業客戶更能專注在核心價值,不用AI部門卻享有AI部門的彈性服務,快速厚植台灣產業界在智慧物聯網的技術實力,鋪建進入第四波科技創新以類腦晶片AI為主流發展的資料運算需求,其運用概況如下圖所示:


》企業在等待的是:
    從現狀挖出新玩意的能力。

科技業進展速度快,技術和關鍵知識大約每三年就改變特質。因此學習科技專業知識的學生於在校期間最重要的事,其實是要建立一套提升自我的能力:

「透過生活事物,可以試著建立一套從學習到上手、再進階到做出創新的訓練;
然後,把這種不斷學習的能力帶入職場。」

以無人機智慧網路軟體平台水平整合領域為例,數學與邏輯分析能力,是未來就業之後從事跨領域應用的兩個基礎能力,而軟體能力方面則需熟悉像是Linux作業系統、新式的網路架構、IP address……等專業能力。但,這不表示要同學們在校期間就把跨領域技術學滿,而是讓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學習過程中反覆思考:
  1. 是不是學太多技術卻只學到皮毛?
  2.  是不是充分了解原理與形成因素?
  3.  對問題如何產生幫助?
如此,反覆鍛鍊自己在觀察、思考、發現與分析問題、設計等不同層次的進步能力,讓每一次的學習過程可以得到新的啟發,再把同樣的經驗重複到下一個新領域上,將個人的好奇、啟發與創新經驗帶進公司,就是台灣業界們在等待的能力。

*人工智慧工程師&UCAN職能

1.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工程及技術
  • 規劃解釋設計流程的每一個因素及步驟,以及每一個步驟會使用的工具或技術。
  • 評估在不同的條件下(例如,技術、成本、安全、社會、環境、時間、人力資源、製造能力)的設計限制、準則以及應有的取捨。
  • 應用基礎工程知識,進行產品(軟、韌、硬體等)之設計、研究、開發、專利佈局、專案管理、系統整合及測試等相關工作。
  • 面對問題時,制定計畫並確認必要的工程工具,以產生解決方案。
  • 藉測試、建立模型和研究等方式,以研究並且改善設計。
2.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科學
  • 應用科學的概念及原則,透過各種研究的方式,解決計畫、企劃和過程中所遭遇的爭議或問題。
  • 使用科學的技巧與能力,整合與解決問題。
  • 發展可有效解決問題的程序及技巧。
3. 資訊科技─軟體開發及程式設計
  • 進行資料分析以確定使用者的需求。 
  • 建立系統與軟體的需求和規格。
  • 評估使用適當的程式語言對於開發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效能。
  • 有效地運用軟體開發工具以進行程式開發作業。
  • 制定軟體之測試計劃。
  • 紀錄測試結果。
  • 發展能夠測試稽核追蹤的軟體。
  • 執行軟體品質之認證任務以確保軟體的品質。
  • 執行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