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當前社會大學生職業性格傾向的省思

張銀珍(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林淑萍(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前言:社會現況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3)的統計,我國在民國1028月的失業人數為497千人,失業率為4.33%,高於東南亞國家的日本3.8%,香港3.3%,南韓3.2%,新加坡2.1%。其中,1524歲年齡者失業率為14.06%。鍾思嘉(2008)則指出,大學生對未來職涯的煩惱包括:對自我的不了解、對工作世界的資訊不足、不知如何做作決定以及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近年大專校院延修生人數」資料顯示,民國90年大專校院延修生人數為30,169人,延修人數逐年上升至民國101年達到最高峰為55,571人,民國102年稍微下降至49,907人,民國101年的延修生人數較民國90年增加了1.84倍。這些社會現象顯示出許多大學生在職業興趣探索上的困境,以致用延畢來換取職涯探索的時間與規劃。政府面對失業率上升的問題,為了提升大專生的適性就業率、協助大專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能更有目標、動機的加強其職場就業相關職能,教育部2009年建置了「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https://ucan.moe.edu.tw),結合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增進大專生對職場的瞭解,期盼協助大專生進行職涯規劃與提升就業率。
協助大學生進行職涯探索的適性測驗最常使用的是人境適配的概念(Person-Environment fitP-E fit),最早由Parson1909)提出職業選擇模式(Model of Vocational Choice),其認為人與職業相匹配是職業選擇的焦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模式,每種人格模式的個人有其相適應的職業類型。人境適配的理論中最為大家所廣泛使用的便是Holland1966年所提出的職業興趣類型論,其認為個體的性格類型與職業環境的適配度會影響其工作表現、工作滿意度及職業穩定性。也就是不同類型的人格特質需要不同類型的工作環境,Holland提出人境適配度較高者,其個人在工作中滿意度、成就性及穩定性皆較高(陳清平,1999)。
二、Holland理論介紹
Holland類型論的基本前提是:生涯選擇是人格特質的延伸,Holland1966)認為,個體會尋找可以發揮自己能力、技巧、表達態度和價值觀的環境,其假定個體是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的產物,而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會發展出典型回應環境的個人因應方式,在學校、活動、工作環境、休閒生活中表現出自己的人格與偏好。因此,某個特定的環境或是職業的成員可能會有相似的人格或發展歷史,這些人對情境和問題會有類似的反應和處理方式,並從中創造了環境的特色。藉由人格類型和環境相配的結果,可以瞭解和預期教育或職業方面的選擇、成就、個人能力、社會行為、教育行為等結果。
Holland對他的理論提出四種運作的假設(working assumptions)(Swanson & Fouad2010):
1. 大部份的人可以用六種人格類型(RIASEC)來描述-實用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事務型(C),看待這些類型(type)最好的方式是將之視為描寫個人或將個人進行比較的模式(model)或理論類型(theoretical types)。每種人格類型都有一組特性,包含了在環境中面對問題時不同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技巧、對職業及休閒活動的喜好、生活目標、價值觀、個人信念及問題解決風格(見表1-1)。
2. 環境也可以用六型(RIASEC)予以分類-實用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事務型(C)。環境的類型由組成該環境的成員類型所決定,因為不同類型的人擁有不同的能力與技術,因此他們喜歡和自己類似的人一起工作,人們聚在一起時,會創造出一種反映出彼此最大相似的環境。
3. 人會尋求一個可以發揮能力技術、能表現價值觀及態度、可以擔任適合的角色及任務的環境,相同地,環境也會透過社會互動、招募及選才方式找尋合適的人才。
4. 人格與環境交換作用產生了行為。瞭解個體的人格特質及所處的環境類型,將可以預測出相關的結果,例如:職業的選擇、工作滿意度、成就、工作穩定性等。


1-1 Holland理論六項類型

實用型(R)
研究型(I)
藝術型(A)
社會型(S)
企業型(E
事務型(C)
性格特徵
  實用型的人是典型的實作者(Doer),性格特徵為情緒穩定、坦誠直率、獨立實際、謙虛有禮、穩健節儉。
  研究型的人是典型的“思辨者”(Thinker),性格特徵為好奇分析、謹慎條理、理性獨立、謙遜、精確、批判。
  藝術型的人是典型的“創作者”(Creator),性格特徵為有創意、想像、直覺、獨立、具演藝表達性、跳脫框架限制、不傳統媚俗、理想化、敏銳感性。
  社會型的人是典型的“幫助者”(helper),在性格特徵上是合作、友善、慷概、助人、仁慈、負責、善社交、善解人意、敏銳、圓融、和善。

  企業型的人是典型的“說服者”(persuader),其性格特徵為精力充沛、冒險競爭、野心、樂觀、自信、善於社交、引人注意、堅定、外向、主導性高、做事有計畫。
  事務型的人是典型的“文書者”(Organizer),性格特徵為:規律、精確、有條理、堅毅、謹慎、有效率、穩重、愛整潔、講求實際、保守、服從指示。
職業性格傾向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喜歡講求實際、動手操作、按步就班完成實際用途物品等技術性、體力性的工作,例如操作機械、工具、運動設備或養育動物等工作,寧願實際動手作而不喜歡多言,比較喜歡獨立做事,避免主觀性、學術性、富想像力或人際互動的工作類型。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喜歡運用頭腦,善於觀察、思考、分析與推理,依自己的步調追根究底、解決問題,不喜歡他人給予指引,做事時能夠提出新的想法與策略,但對實際解決問題的細節較無興趣,喜歡與符號、概念、文字有關的工作,不必與人有太多的接觸或運用體力的工作類型。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喜歡以自己的感性、情緒、直覺和想像,運用文字、影像、聲音、色彩或動作從事創造力與美之藝術創作,並表現出自我的風格,相對地較缺乏處理文書事務能力。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社會型的人對人親切和善、體恤他人、容易相處,關心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了解他人,喜歡運用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來教導或幫助他人、改變他人的行為。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企業型的人喜歡選擇具有冒險性、支配性、需要熱忱與精力的工作,喜歡進行策劃與領導,擁有遠大的抱負、口才、說服力,充滿幹勁與自信,希望擁有權力改善不合理的事,希望自己的表現受他人肯定,並成為團體中的焦點人物,也因此對數理科學類之研究型職業興趣較低。
在職業性格傾向上,事務型的人個性謹慎,做事講求規矩與精確,樂於處理資料、計算及文書,喜歡在具有明確規範的環境下工作,能夠按步就班、有效率、精確仔細地完成主管交辦的工作。

價值觀
實用型的人的價值觀是重視傳統的,將雄心與自我控制視為重要的價值觀,講求實事求是而非寬容的態度,形成較封閉的價值觀系統。
研究型的人的價值觀是自由不守舊的,對嶄新見解和經驗持開放態度,且擁有廣泛的興趣,不是很在乎別人看法,喜歡和有相同興趣或專業的人討論,否則還不如自己看書思考。
  藝術型的價值觀注重審美與想像力,開放心胸面對各種感覺、見解和周遭人事物,富有勇氣嘗試新的事物而不喜歡受約束,人際互動模式也較為隨興。
  社會型的價值觀是相信人人平等,不喜歡競爭、喜歡團體合作,並願意協助解決他人的衝突,喜歡教導別人、幫助他人成長。

  企業型的人的價值觀是重視掌控他人,也讓自己免於受控,並相當富有野心;對於投入給予或幫助是較不重視的。

事務型的人的價值觀是較傳統的,會選擇社會所認同的工作及價值觀行事,生活觀是講求踏實與實際,不喜歡改變或創新,也不喜歡冒險或領導。
問題解決策略
在問題解決策略上,偏好於具體、實際和有架構的解決方案或策略,而非學術性、富想像力或人際互動的行動。
在問題題解決策略上,會尋找具挑戰性的問題,仰賴於思考、蒐集資訊和細心分析,以得到與學術性事務相關的客觀資料;較少留心個人感受或社會環境。
  在問題解決策略上,依據主觀的印象及想像來覺察問題,以藝術性天份與個人特質(如直觀)來解決問題。

  在問題解決策略上,重視以人際互動及關係來覺察及檢視問題,關心人勝於關心工作,偏好以感情及情緒而非理性去解決問題,較不認同具邏輯、才智或有著刺激精采的生活很重要。
在問題解決策略上,常以社會權勢條件來檢視問題,並且不以現階段的成就為滿足,常要求別人跟他一樣努力,因此在問題解決歷程中,控制、說服為重要方式。

在問題解決策略上,會選擇跟隨既定的法則、常規和程序行事,仰仗權威的建議和諮詢、尋求實用的解決方案,能夠制定有次序且仔細的計畫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取自林淑萍(2013)。


三、UCANHolland理論連結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的職業興趣探索測驗是參考美國SCCI及美國職業資訊網(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NET)並依據國內產業及職業概況歸納出十六種職涯類型(如表1-1),也就是說使用者可以在施測職業興趣探索量表之後得知自己在十六項職涯類型的分數高低,以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類型。
1-1 UCAN職業興趣探索十六項職涯類型
項目
職涯類型
項目
職涯類型
建築營造
製造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
物流運輸
天然資源、食品與農業
醫療保健
藝文與影音傳播
資訊科技
金融財務
企業經營與管理
十一
行銷與銷售
十二
政府公共事務
十三
教育與訓練
十四
個人及社會服務
十五
休閒與觀光旅遊
十六
司法、法律與公共安全
  但由於Holland的人境適配論與其RIASEC分類系統是目前學術與實務領域在進行職業興趣探索最普遍引用的理論架構,UCAN之職業興趣探索量表能夠對照Holland的理論進行解測,將可增加測驗的使用價值以及提高大專校院輔導人員的接受度,因此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於2013年委託林淑萍進行101年度教育部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建構UCAN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結果系統化說明研究計畫」,以J. Holland之職業性向理論(RIASEC Hexagon)為使用者提供一完整之職業性向檢測診斷報告,也使UCAN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四、當前大學生職業性格傾向的省思
  邱皓政(2011)受教育部UCAN計劃辦公室委託進行「職業興趣量表評鑑效能提昇研究」,從UCAN職業興趣探索的194題題目中,萃取出隸屬於Holland code中的RIASEC類型,並組合成為H量尺。透過題項對照、信效度檢驗等選題程序,決定H量尺中的RIASEC六類型各由12題的UCAN「職業興趣量表」題目所代表,共計為72UCAN職業興趣題目所組成。林淑萍(2013)的研究發現,在UCAN195,642份樣本中,Holland六項量尺(RIASEC)之平均數有所落差,六項量尺的分數為0-12分,社會型(S)的平均數為6.6743,分數明顯高出其他類型許多,社會型的平均數與第二高分藝術型的平均數相差1.8558分,而社會型的平均數與最低分研究型(I)的平均數相差3.5368分,兩項平均數之間的差距已超過一個標準差(3.21769),是相當大的差距,研究型(I)的平均數為3.1375,是六項量尺中最低的,次低為實用型(R)的3.3397(如表1-2)。
1-2 UCAN職業興趣探索題項中H量尺描述統計N=195,642
H量尺名稱
R(實用型)
I(研究型)
A(藝術型)
S(社會型)
E(企業型)
C(事務型)
平均數
3.3397
3.1375
4.8185
6.6743
4.5454
3.8538
標準差
3.11726
2.98813
2.97427
3.21769
3.31902
2.91562
資料來源:邱皓政2011)、林淑萍(2013)。
  林淑萍(2013)的研究指出,前述有關各H量尺平均分數間差距甚大,原因為部分所選題項未涵括Holland生涯興趣類型之廣泛原意,以及在六類間之選題比例不均等所造成,因此進行重新選題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後所得到的H量尺平均數如表1-3
1-3 重新選題之H量表描述統計N=195,642
H量尺名稱
R(實用型)
I(研究型)
A(藝術型)
S(社會型)
E(企業型)
C(事務型)
平均數
5.12
5.14
5.15
5.86
4.90
5.12
標準差
2.58
2.98
3.01
3.12
3.21
3.09
資料來源:林淑萍2013)。
  在進行重新選題的研究之後,可以發現六項職業興趣類型之間的平均數差異縮小,較能符合大數理論中母群體呈常態分配的趨勢,但六類型的平均數分配仍然是不均等的,社會型的平均分數仍舊為六類型中最高者,根據以上的數據可以發現,當前社會的大學生在自評所喜歡的活動、自己的特質以及喜歡的科目後,最多學生認為自己的職業性格傾向屬於社會型。社會型的人是典型的“幫助者”(helper)性格特徵是合作、友善、善社交與善解人意、敏銳、圓融、和善,在職業性格傾向上是對人親切和善、體恤他人,關心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了解他人,喜歡運用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來教導或幫助他人,典型的職業包括:教師、輔導人員、傳教士、精神科醫師、護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人力資源專員、調酒師、理財專員、物理治療師等(林淑萍,2013),需要與「人」互動的職業類型便需要社會型的職業性格。
  而以上的數據也反應出,當前社會的大學生自評對研究型的相關活動、特質、科目以及職業是最沒有興趣的。研究型的人是典型的“思辨者”(Thinker),性格特徵為好奇分析、謹慎條理、理性獨立、謙遜、精確、批判,在職業性格傾向上,喜歡運用頭腦,善於觀察、思考、分析與推理,依自己的步調追根究底、解決問題,不喜歡他人給予指引,做事時能夠提出新的想法與策略,但對實際解決問題的細節較無興趣,喜歡與符號、概念、文字有關的工作,不必與人有太多的接觸或運用體力的工作類型,研究型適合從事需要數理及科學能力,而較不需要人際領導能力的工作,其典型職業包括:工程師、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地質學家、醫學家、心理學家、營養師、獸醫、藥劑師等。而當前社會大學生也自評對實用型相關活動、特質、科目以及職業的興趣是較低的。實用型的人是典型的實作者(Doer),性格特徵為情緒穩定、坦誠直率、獨立實際、謙虛有禮、穩健節儉,在職業性格傾向上,喜歡講求實際、動手操作、按部就班完成實際用途物品等技術性、體力性的工作,例如操作機械、工具、運動設備或養育動物等工作,寧願實際動手作而不喜歡多言,比較喜歡獨立做事,避免主觀性、學術性、富想像力或人際互動的工作類型,其典型職業包括:機械維護師、電器工程人員、太空人、塔台工程師、飛行員、廚師、工匠、農業工作、汽車修護員、警察、消防員等(林淑萍,2013
  林淑萍(2013)指出,根據Holland 的理論,社會中各類型的人應該會趨近於母群體的常態分配。因此,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何當前社會的大學生多認為自己的職業性格傾向屬於社會型?當前社會的大學生為何對於研究型與實用型的職業類型較無興趣?這或許與當前社會的大學生較不願意從事操作性、勞力性的工作(實用型),也覺得研究性、思考性的工作(研究型)較為困難有關。實用型職業需要勞力操作,在工作環境上不如辦公室吹冷氣來得舒適,職業環境同時也可能具有危險性,雖然薪資待遇不低、但工作較為辛苦,以至於不願意吃苦的草莓族世代年青人對於此職業類型較無興趣,並覺得這方面的職業沒有發展性與專業性,以及社會地位低。筆者在大學與學生進行職涯諮商時,就有一位學生表示非常認同學校教育中老師所教導之汽車修理是非常具有專業性的工作,但當其向家人表示想從事汽車修理時,家人卻覺得此一職業是不具有專業性的,也覺得汽車修護員的社會地位較低而不認同其職業選擇。由此可見社會中對職業類型所存在的刻板印象也影響著時下青年人對職業的選擇。另外,研究型的職業性格則需要具備抽象理解、邏輯思考與理性批判的能力,也需要對符號概念的理論進行運算,以及實事求是與批判的精神,這樣的職業性格對於習慣於接收大量圖像與影音刺激而降低其思考性、批判性的數位原生N世代青年來說,可能會感到吃力與無聊,覺得符號的運算、邏輯的運用以及批判的思考是困難的、無法引起興趣的,因而沒有興趣投入此一領域。
  當前社會大學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對目前社會結構產生什麼影響?根據勞委會職訓局全國就業e網(2013)最新調查發現,超過七成的新鮮人最想從事的行業分別為一般服務業、旅遊餐飲業、醫療保健業及技術服務業,正與UCAN樣本中顯示目前大學生最有興趣的職業類型為社會型(S)相符。根據教育部統計顯示,9699學年度,學士班人數成長最多的首推「民生學門」的43.92%,及「設計學門」的43.28%,不但學生人數大增,大學相關科系也有如雨後春筍冒出,這種趨勢在技職體系更為明顯,民生學門部分,以餐旅服務的新科系增加最多;設計學門方面,時尚造型設計、動畫與遊戲設計、商品設計等,也都是新增熱門科系(取自陳鈺婷,2012)。餐旅服務科系屬於需要與人接觸的社會型職業、設計學門則屬於藝術型職業領域,這樣的教育現況的確與當前社會大學生自評職業興趣為社會型及藝術型相符合。而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表示,相較於早年,技職體系的工科生有下降趨勢,這個族群是台灣製造業重要的人力基礎,學生數減少對產業的影響,值得後續追蹤觀察(取自陳鈺婷,2012)。理工相關科系則屬於實用型職業環境,這樣的現象也正如同上述數據所反映出的目前大學生對於實用型職業類型興趣較低的現況,然而,實用型與研究型的職業類型實屬於一國國力的基礎,因此,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若我們社會的下一代普遍喜歡從事服務業,而對於製造業與研究相關產業較無興趣,將有可能影響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以及競爭性。此一社會現象值得我們從教育層面進行思考,如何培養我們下一代的社會在各類型職業興趣均衡發展,尤其在少子化現象造成高等教育殿堂逐漸萎縮的社會現況下,仍然加強技職教育體系(實用型)的發展性、出路性,並在教育體制中增進學生的自主思考與理性批判能力(研究型),以達到增進社會上各職業類型均衡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13923日)。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4875&ctNode=2294&mp=4
行政政主計處(20139月)。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3102117235790V10W9I.pdf
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原作者Richard S. Sharf。台北市:弘智文化。
林志成(200852日)。不想出社會,國立大學生20%延畢。中國時報
林淑萍(2013)。101年度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建構UCAN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結果系統化說明研究結案報告。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M10100417000)。臺北市:教育部,未出版。
林曉雲、胡清暉(20111011)。創新高 去年53083名大專生延畢。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11/today-t3.htm
邱皓政(2011)。職業興趣量表評鑑效能提昇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未出版。
陳清平(1999)Holland類型論之空間構形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清平、區雅倫、劉澄桂、舒琮慧(2007)。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使用手冊2007修訂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台北市。
陳鈺婷(20122月號)。餐飲休旅與設計超夯 軟性科系大行其道。Career職場情報誌,430。取自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communication_
content.aspx?na_id=828&na_toolid=405
教育部統計處(2013)。近年大專校院延修生人數,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新鮮人找頭路 逾7成想進中小企業(2013627日)。全國就業e網新聞報。取自http://file.ejob.gov.tw/news/cover.aspx?tbNwsCde=NWS20130627182
111KKP&tbNwsTyp=100
鍾思嘉(2008)大學生的生涯諮商手冊。台北:心理。
簡文英、彭天福、李佩珊、王美玲、楊雅惠(譯)(2010)。生涯理論與實務工作:案例學習。(原作者:J.L. Swanson & N.A. Fouad)。高雄市:巨流。
Holland, J.L.(1966). A Psyc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vocations and major field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3 (3): 278-288.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Holland, J. L. (1997).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3rd ed.). Odessa, Fl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Parsons, F., 1909. Choosing a vo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