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最新消息-如何應用UCAN模組教材上線


UCAN的應用始終為各校所關切焦點,因此我們推出教學應用及學習輔導等兩類模組教材,前者包括如何應用UCAN描繪課程地圖、定位課程與能力關係及軟實力多元養成等單元;後者包括職業興趣的準備與解讀及職能診斷的準備與解讀,共計8個模組教材。

    UCAN是什麼?

    如何應用UCAN描繪課程地圖

    如何應用職能定位課程與能力關係

    如何培養軟實力(共通職能)

    職業興趣探索要如何進行(準備篇)

    職業興趣探索的數字如何解讀及延伸應用

    職能診斷要如何進行(準備篇)

    職能診斷的數字如何解讀及延伸應用

並結合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逢甲大學)、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國立成功大學)、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國立中山大學)、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中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共同辦理教師應用研習工作坊,歡迎各校師長一同參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

時間

名稱

舉辦單位

地點

報名網址

3/15

()

1330-1630

系所及教師在UCAN應用研習工作坊

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逢甲大學第六國際會議廳

活動結束

4/20

()

15:00~17:30

UCAN教師應用研習工作坊

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中央大學行政大樓3樓會議室

活動結束

4/26

()

14:00~17:00

 UCAN北區技專校院教師應用研習工作坊

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綜合科館第一演講廳


4/27

()

14:00~17:00

系所及教師在UCAN應用研習工作坊

高高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中山大學行政大樓5007會議室


5/7

()

15:40~16:30

 N2 Keynotes 2012年度說明會-UCAN教學應用工作坊

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博雅大樓405


5/8

()

14:30~17:30

UCAN教師應用研習工作坊

雲嘉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5/17

()

9:00-12:00

UCAN教師應用研習工作坊

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建功校區國際會議廳









整理報導: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楊奕琦

UCAN應用觀點-從職能診斷到能力養成─推廣教材設計與發展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透過職業探索協助學生探索職涯方向及認識工作室界,並透過職能診斷協助個人了解自身能力強弱,作為後續規劃學習方向之參考依據,使用流程如下圖所示:


協助學生檢視職場上重要且常用的共通職能有哪些? 我的職能強弱為何?進而思考有哪些資源、人脈是我可以利用的?要如何提升個人的能力,而學者K. M. Kapp and B. Hamilton (2006)對於如何培養共通職能(軟實力)提出以下見解:(1)不同的情境的問題和範例;(2)有機會尋求專家的意見及知道運用的原則;(3)可以在真實的情況發生前,提前體驗;(4)提供回饋;(5)提供再試一次的機會。

因此,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結合國內產學專家規劃「從職能診斷到能力養成計畫訓練模組教材」,整體教材設計概念,以共通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畫為基礎,透過2小時的課堂實作、小組討論擬定個人能力養成之行動方案以深化學生連結職能與能力養成,鼓勵學生經由他人能力養成的經驗完成個人學習規畫,結合校內外資源思考如何強化能力及展開實際行動,並能透過網路分享,持續累積學生能力養成計畫範例作為同儕學習參考之用,教材三大模組如下所示:

教材三大模組

模組       
課程主題
模組目標
職能大解碼
(1)    何謂職能
(2)    職能的意義
透過情境故事,說明八項共通職能之定義、內涵及重要性。
職能大冒險
(1)    如何養成共通職能
(2)    建立共通職能能力養成的資源
透過故事引導學習者思考共通職能能力可透過那些學習活動養成,並以代表人物作為典範,透過小組歸納其養成方法,並建立職能養成相關資源。
和未來的你相遇
 (1)  目標設定SMART法則
設定個人挑戰職能目標,以及規劃個人能力達成計畫。

並設計職能解碼表、能力大補帖、能力進化表等三個學習單,樣式如下,以作為學習者引導之鷹架。
活動進行過程中,提供學生對於身邊的資源如:可利用的資源、人脈、學習對象及團隊,共同完成能力養成計畫,了解共通能力養成與資源之關聯性。透過能力養成計畫,協助學生針對共通職能寫下行動計畫,並提出具體明確性、量化及可衡量性、努力可達成性、與職能關聯性、完成期限等,並依此建立跨校能力養成觀摩平台,於【YES,UCAN加油粉絲團】,促使不同學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互動。

參考資料:K. M. Kapp and B. Hamilton (2006) White Paper: Designing Instruction to Teach Principles (soft skills), Department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Institute for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林佳琪、林清雅

UCAN應用觀點-如何應用UCAN職能結構規劃課程地圖


課程地圖的目的

 課程地圖的目標定義是指大學四年之清晰修課學習路徑。其目的為協助學生選課前、後能夠規劃、組織、整合所修之課程乃至於學程。課程地圖所涉之課程內容與目標應互有融貫鍊結,且具系統性與層次感,而非儘是單一課程之綜合。同時,應開設具備完整性與系統性之課(學)程,以作為全校課程地圖之映照,發揮全校課程地圖指導課程開設之目標(教育部,2007)。發展各系所課程地圖,強化學習內容與實務之關聯,並以學生為主體及社會發展趨勢定期檢討課程結構及內容,使學生得學以致用,提高學習意願(教育部,2008)。

課程地圖是為了指引學生未來升學與就業的發展方向,目的是為讓學生了解系所、學程之課程規劃與未來職涯選擇之關連,以便學生完成自我生涯規劃。藉由釐清職涯選擇並提供學生適當的建議以提升學習興趣,進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成就。讓學生進入大學之後能有學習的整體方向,瞭解所學專業課程與未來工作相關連結方向。

使用UCAN發展課程地圖之建議步驟

1.      選擇最適合之就業途徑

    根據系所特性及培育人才的方向重點,再參照系所學生的發展方向,依此進行全系所或分組規劃,進而挑選與院系所方向符合之UCAN就業途徑(可能不只一項)。學生發展方向則可參酌下列資料:歸納大考中心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系所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各系所已發展能力本位課程、課程地圖、職涯進路。就業途徑的選擇不限同一職涯類型,可以依照各系所自身情況做增刪。

2.      雙向檢視課程與職能之關係

     選出系所的最適就業途徑之後,列出相關就業途徑之職能項目,由各授課教師針對個別課程內容所涵蓋之職能,選定適合職能項目(可依系所屬性挑選職能層次)。授課敎師完成職能的勾選之後,將各課程與職能之關係表做彙整,重新檢視各課程與選定之職能項目之關係。然後進一步檢討整體課程與職能之適切性,藉由系所課程會議探討各課程之關係、評估各職能的課程分佈狀況,若是過度集中則評估是否減少或依先備及知識層次進行調整,不足的部分是否應予以增加,並排定各職能之支援課程數目及順序。最後再次審視未勾選到的職能是否需增刪或調整以納入合適課程,或列為建議學生未來(研究所或職場)持續學習之項目。

3.      展開課程地圖

    依選定之課程內容難易及知識層次,排定修課時程及必選修,展開課程地圖,亦可視系所特性需求,規劃不同模組的小地圖。(例如行銷組、流通組)

4.      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及修課意見

    透過學生修課表現及課程滿意度調查,再輔以學生在UCAN平台所做的診斷結果依此檢視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及相關意見,評估課程教學是否達到能力指標與職能要求,亦可以輔以畢業生調查結果,作為長期追蹤及未來修正之參考依據。

    未來的課程地圖除了更加貼近真實產業的現況之外,也將不再只是告訴學生未來發展的工作名稱,更進一步地告訴學生,這些工作所需具備的實際條件、能力以及這些工作每天所實際進行的具體活動事項。



編輯整理: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胡汶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