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選才策略-伯樂(產業)尋覓千里馬之觀點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 郭榮欽執行長

目前臺灣的社會,已經形成一個獨特的現象,那就是,教育雖普及了,大專科系五花八門,大家的學歷普遍提升了,素質與內涵卻明顯在下降;各式各樣的產業雖普及發展,有些產業的規模變大了,需要的人才變多,但從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到處看到求才與求職的訊息;可見,「人挑事、事挑人」的現象正在臺灣的社會擴散,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

許多人都體認到,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人」,好的「人才」對產業才能加分,好的「人才」,是產業進步的最大動力;德國與日本之所以工藝科技傲視全球,這兩個國家的人民普遍做事一絲不茍、律己甚嚴、敬業心強的民族性相當有關係。以個人來講,找到一個自己真正有興趣、有決心要發展的事業,固然重要,但往往所謂好的工作,都是大家搶破頭都想擠進去的,一旦產業有機會挑選人才時,怎樣的條件才是產業(伯樂)最需要的「千里馬」呢?這個議題不但是產業選才的當事者所關心,更是在校學生以及刻正待業的社會人士需要特別關注的事情罷!

如果今天人力是以產業為買方市場的狀況下,如何「選才」能讓產業加分,對愈來愈競爭的各行各業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對於選才的策略,個人淺見是:第一為『態度』,第二是『健康』,第三才是『學識與技能』。尤其是『態度』,沒有任何一件是比一個人平常的『待人處事態度』更重要了。

1.態度

(1)敬業的態度:就是對自己的工作,堅持「一絲不茍」、「追求完美」、「主動負責」、「積極任事」的態度,『敬業』是品質保證之母,2009年暴發三聚氰胺毒奶事件,有的廠商採逃避的作法,有的廠商則採直接面對,產品快速下架回收,不計損失,這種採果斷策略、有商業道德的廠商,終能獲社會喝采與肯定;而產業組織中有敬業的人才,就會有敬業的廠商及敬業的主管與商業決策,所以「敬業的態度」應該是產業尋覓人才最為首要的條件,「敬業」是人的基本美德,也是產業進步最首要的動力,一個健康的產業不可或缺的最關鍵元素,非常重要。但綜觀現代的教育,愈來愈速食化、少敬業求精之內涵的薰陶,新一代的學子,敬業態度愈來愈淡薄,令人憂心。

(2)樂群的態度:產業是群體有組織有系統的生產活動,組織要發揮最佳的生產力,就要靠組織內的成員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能表現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所以在團隊中的個人都必須將自己融入群體,平常樂於經營同事間的和諧關係,配合團隊成員追求整體目標,扮演好份內角色,在施展自我表現的同時,也應顧及群體的和諧,樂於分享自己的心得與經驗,並願意接受同事的建議與見解,讓團結的效能最大化。一個產業的潛力發揮,要看該產業是否各個成員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像足球運動一樣,團結默契的力量會形成一股堅不可摧的氣勢,對產業的競爭力有很大的提昇作用。具有「樂群態度」的員工愈多,這個產業的競爭潛力就愈強。

(3)虛心的態度:任何一位個人,不論他位處高低,對上或對下,都應以人上有人的態度虛心以對,別人的優點要吸收、別人的缺點也要引以為鑑,要抱持任何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凡事都要虛心學習,尊重前輩與長官,服從指揮,也不可輕忽隸屬的建言,縱使有自己的看法與想法,亦應保持虛心態度,掌握時機表達與溝通,以誠待人,凡公務應不存私心。「虛心」也是做人的美德之一,誠懇而虛心的人,處事穩健,易得人緣,高位者有虛心的態度,會廣納意見做為決策參考,基層有虛心的態度,會求知上進,思維細膩不冒進。

(4)感恩的態度:「感恩」是正心的根本,也是做人的美德之一,能時時心存感恩的人,自然會有仁人愛物、愛屋及烏的心;產業中的成員,有感恩的心,則公事會優先於私事,對公司要抱持「無我」、「唇齒相依」的心態,視公司如衣食父母,忠於工作,忠於公司,愛護同事,惜緣惜福,為和諧的工作環境盡一己之力,不可藏私,公司的進步與發展,自己也與有榮焉。

(5)上進的態度:產業要不斷的求新求變,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同行中存活,而產業裡的每位員工都要具備創新或接受新挑戰的態度,主動吸收新知,自我提昇職能,掌握機會,精益求精。上進的態度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公司,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心境,才不會被社會邊緣化,保持上進的心也是健康的要素之一,要讓自己保持作為團隊成員中有貢獻的人,就必須堅持「上進的態度」。

2.健康

(1)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才是創業之本,有健康的體魄,較會有樂觀正面的思想,有健康的體魄,才比較能吃苦耐勞,承擔更艱難的挑戰。通常愛好室外運動者,思考偏靈活,視野較廣闊,比較不會偏執。許多公司企業都相當重視員工的健康,每天上班前作晨操,傍晚鼓勵員工放下工作進行運動,經常辦理員工旅遊等。產業在物色人才時,健康的體魄與思維樂觀靈活的人,是重要的考量選項。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寬廣,樂觀進取,不猜忌,不怨懟,與同事相處能善解人意,進退得體。心理健康的人,比較不會蠻橫無理,製造爭端,會與同事和睦相處,以誠相待。但往往心理健康很難在短暫面談中看出,從求職履歷與舊屬口中約略可探知一二。

(3)無不良嗜好:不良嗜好會影響公司形象,也容易造成個人的行為偏差,不良嗜好甚至可能造成個人或對公司的傷害,有不良嗜好者也往往是身心不健康的人,對公司無益,反而有害。

3.學識與技能

(1)學海無邊、惟勤是岸:在學校時接受潛移默化,求得學習的方法,而知識永遠是不斷的在更新與擴展,知識是精神上的食糧,就像一日三餐一樣,必須要一直學習與吸收,可謂永無止境;只有懂得不斷求知、勤於自修的人才,方為產業進步最重要的本錢。

(2)實事求是、勤能補拙:做事腳踏實地,不以事小而不為,不好高騖遠,熟能生巧,積沙成塔,是學習技能的不二法門,勤勉向上者,必能彌補才智之拙劣,有如龜兔賽跑,一步一腳印,實事求是,終必能成大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