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以UCAN剖析校務研究關鍵議題

世界著名的人力資源中心Towers Watson與英國牛津研究機構合作的「全球人才2021」報告中,指出2021年台灣將是所有調查國家中人才供給不足導致供需落差最為嚴重的國家,此包含高階管理人才及專業技術人才。這結果令人驚訝,顯示現今教育端所培育的人才質量已追不上未來5年趨勢所需更高規格、更高技能的人才。儘管人才供給的問題涉及人口結構改變、人才外流、人才培育等諸多面向,然而在我國大專以上就業人數佔大宗情形下,高等教育(以下簡稱大學)勢必須有所變革,以充裕人才供給,提升人力素質。

然而由於我國高齡化、少子化、產業結構升級、勞動市場競才激烈等問題,使得近代大學經營的挑戰更為複雜,社會對大學角色的期待更甚以往。舉凡少子化導致大學合併或存廢問題、產業升級亟需大學加強培育跨領域及系統整合思維的人才、大學應提升學生就業的核心能力以降低青年失業率等等。有鑑於此,如何以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大學教學與校務管理的品質,促進產學鏈結,縮短學用落差,實為大學治理的重要課題,亦是國家要務。

過去大學各級的管理者因應所面臨的問題,通常的做法多以經驗法則判斷、仿效標竿學校、考量利害關係人要求、或經校務會議採共識決。不論哪一種決策過程,都缺乏科學化數據為佐證,進而影響決策的正確性。曾任職於美國聯邦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也是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彭森明認為,以資訊分析為本的校務研究往往是學校為追求卓越、品質保證,而進行改革之前置工作;是學校追求卓越的主要機制與原動力。其應用範圍擴及學校的行政管理、教學方案的選擇與設計、資源運用及發展策略,都需要實證資訊為決策基礎。

UCAN建置至今已近9年,以各大學在校與畢業生為對象,蒐集累積關於學生職業性格、職涯興趣、共通與專業職能、學生對教學能量之回饋等資料,擁有長期的資料量且兼具可靠度。藉此串聯整合校內外其他資料庫,如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追蹤資料等,能據以分析瞭解各科系課程規劃與職能架構的適配性、課程規劃對學生職能學習的效益、學生性格、興趣及所學職能對未來就業的影響等重要議題,進而協助校方動態調整各科系的課程設計、精進學生職涯輔導。此外,UCAN也提供全國性資料分析,促使各校不只看見自身校務管理的數據,也橫向瞭解跨校差異及趨勢分析。例如UCAN提供進階的各校專業職能差異分析,便能協助大學發展特色定位。透過UCAN綜向、橫向的資料分析,見點又見面,有助於拉深校務研究的探討層次,並釐清校務研究盲點,提供大學有力的決策依據。

台灣評鑑協會2016年曾提出校務研究的關鍵應用層面,其中,與學生學習相關的議題為首要應用,包含學校教學輔導系統與學生學習成效分析之整合、校務資源分配與學生學習成效分析之整合、教師升等制度與學生學習成效分析之整合、依學習成效數據分析提供學生個別化學習經驗及主動輔導之措施、畢業生在校學習成效與就業職場關聯性分析、教師教學成效分析、增加學生續讀率或降低學生休退學率之分析。其次,則與大學經營相關,例如大學招生策略與新生特質分析、少子化趨勢對大學永續經營之策略分析、大學創新轉型策略思維等。而UCAN資料庫長期關注學生學習議題,是校務研究在提升教學品質上的強力後盾。

玄奘大學為例,為有效掌控學生的學習成效,於99學年起即進行「學生學習特質系列調查」,結合UCAN,建置學生學習歷程特質資料庫,不僅作為課程規劃與職能養成之效益評估,再結合畢業生流向資料,可用以觀察學生畢業後之成就表現。

 執行上玄奘將學生學習面向資料庫建置為3個子資料庫,包括學生的「先備特質」、「學習歷程」及「學習成效」。其中,「先備特質」資料庫除了家庭背景、入學前學習經驗、入學成績等資料之外,亦納入UCAN之新生職業興趣探索資料。而在「學習歷程」及「學習成效」資料庫,則納入UCAN大二後之職業興趣探索、及共通或專業職能診斷的歷程追蹤資料。最後將分析結果應用於輔導學生修課規劃、檢視改善課程設計、規劃學生能力養成、及觀察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表現。顯示UCAN資料不僅可作為學生學習歷程改變的評估指標,也可作為學生畢業後成就表現的先期指標。

東吳大學則運用UCAN資料評估學生的就業興趣與共通職能在不同科系與課程的學習表現,作為學生職涯輔導與課程規劃之參考。並且,從資料發現,不同學系的共通職能差異大,例如法律、財經、日文系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數偏低,而社會科學相關科系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分數偏低,因而學校可據此加強相對應的課程內涵。

銘傳大學以UCAN資料分析在學生與畢業生之共通職能,依此加強實務課程或實習針對特定職能之演練。並且,進階應用UCAN資源,透過調查學生畢業後三年自評資料,發現畢業生之共通職能與就業後工作滿意度、薪資級距、學用合一呈現正相關,因而從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反饋教學規劃與校務管理。

綜覽各校務研究案例,可知校務研究的核心不在於使用哪些高段的資料庫分析手法,乃在於發現問題和找答案。更重要地,校務研究人員不應被資料追著跑,而是須建立與上位者良好的溝通管道,鎖定關鍵問題,善用資源進行科學化分析,進而提出具共識且可行的解決方案。如此,校務研究不再只是學校治理的眾多工具之一,而是扮演如靈活的腦,驅動著大學各關節要務推展,敦促大學邁向卓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