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淑萍
如果可以預見未來,大部份要進入就業市場的大專院校學生們或許最想知道的是,是什麼樣的能力可以讓他們比較容易找到工作。教育部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UCAN不能預見未來,但是卻可以由既存的畢業生流向調查的資料中讓我們一窺擁有什麼職能的學生最容易找到工作。
當然除了特定工作需求所要求的專業職能以外,UCAN的共通職能調查告訴了我們下面的故事。UCAN共通職能包括:溝通表達、持續學習、人際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創新、工作責任與紀律、資訊科技應用八大項目。
UCAN平台針對102學年度畢業後一的學生,串連學生在學時的診斷資料與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串檔問題包含1)畢業生工作狀況,2)畢業生工作類型分佈,與3)在校學習的何種經驗對目前工作最有幫助?
其中,總共成功串檔126,915筆有效樣本(註一)該有效樣本含公、私立院校與技職院校與一般綜合大學。就畢業生流向調查結合UCAN學生自評的共通職能串檔共計48,131筆分析結果,他們告訴了我們下面的故事:
學生一:我找不到工作,因為沒有工作機會,而且我在學時填答的職場共通職能也不怎麼樣。就目前非就業且狀態為「尋找工作中」共計1,768位畢業生(約佔總數之4.3%),其選答的尋找工作的原因包括:沒有工作機會、薪水不滿意、公司財務或制度不穩定、工作地點不適合、不符合家人的期望、工作內容不滿意與其他。而且,他們填答的八項職場共通職能顯著低於目前已經就業中的畢業生(職能問卷係5點量表。各項能力統計分析皆達.01顯著水準)。
上述現象,告訴了我們這個故事:因為共通職能是學生自評的,所以基本上這一群認為處於非就業狀態的畢業生的八大共通職能確實有低於已經在就業狀態的畢業生的現象。當然,這個能力不及的現象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這一群學生自我效能感不佳造成。不管是什麼原因,值得教育單位省思的是,我們必須看見這個現象,進行各個層級學習安排上的處遇,幫助我們的學生不管是真的增加他的能力或是增進他們的效能感,以增進他們就業的機會與就業力(employability)。
學生二:當我花越久時間找工作,回頭一看,我的共通職能也不怎麼樣? UCAN畢業生流向調查中,也詢問了目前學生花了多少時間找工作。有趣的現象是,當學生平均花超過3個月以上找工作,這一群畢業生的八大共通職能也相對低於未超過3個月的學生。
上述的兩個現象告訴我們,不管怎樣,UCAN學生自評的八大共通職業能力,對於學生能否順利地進入就業市場有相當的關係。這個結果,值得我們從事大專院校教育的工作者認真地看待。
所以,當我們從現在就業的畢業生回饋中知道這些能力能夠讓他們更順利、也更快速地找到工作,大專院校在就業輔導的安排上以就可以針對這八大項就業共通能力進行各個層級的處遇。其中一些粗淺與大方向的建議如下:
校務研究部分:
就學生於UCAN平台的填答的共通職能、畢業生流向調查,各校校務研究單位(例、IR辦公室等)可以結合學生在校的成績與社團經驗等進行統合分析,以找出最有利學生發展的課程地圖與課程設計,以有效率地進行校務的推行與增強。
課務的方排:
基於傳統教學的習慣與認知,各系所的教學習慣性以專業的教學為主,少有一般共通能力的教育,或許,是值得各系所在課程的安排上除了專業知識與知能的教育以外,可以將一般的共通職能加入專業課程的安排,這樣的安排可以是潛在的教育也可以是overt的教育,當然,建議一些專業的系所,也可以另開一兩堂與就業職能訓練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更有機會在進入職場前,有機會將自己準備好,以避免過大的就業衝擊(cultural shock)。目前這種實際就業職能訓練的相關課程,許多大學已經積極進行中,課程、短期與長期的實習都是各校已經在進行的最佳處遇。
學務的方排:
當然,除了課務硬性的要求以外,學務系統可以經由各項活動的安排,例如社團活動、服務學習、各項競賽等等活動,讓學生全面地發展自己。
一位企業界的大老在一場UCAN舉辦的企業與學界的座談中提及:「我覺得我倒不擔心學生的專業能力,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到我們公司以後還有機會學習與增強的地方。倒是,我真的希望各位在座的教授們能夠幫幫忙,教一下學生的基本態度,態度對了,什麼事都好做,我們也好訓練他們的工作職能,沒有態度,專業再好,也是讓我們煩惱的!」
讓我們聽見畢業生與老闆的聲音,讓我們進行各層級整合,進行校務安排,為我們學生的就業未來加一把勁吧!
註一:UCAN結合畢業生流向調查是UCAN計畫在105年推出的教學回饋報表功能。此功能串連畢業生流向調查公版問項中6題與工作和能力有關的問項,以及學生在學時所做過的UCAN診斷結果,提供基礎報表供學校進行各類議題分析,迄今平台已提供102學年度及103學年度畢業後一年的串檔報表,學校可透過校內平台管理者下載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